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1 / 5)
来时,杨晔也就想过这个问题了,如何治理蝗灾,其实治很可能是治不住的,毕竟这年代的条件就那样,精耕细作又没有农药。
飞蝗一旦成群起飞来势凶猛,飞在千米高空,扛起锄头跳着脚跟它干显然是不可能的,飞蝗粘在庄稼上吃东西的速度又快,打都打不过来,一把火把飞蝗烧了,也只能闹得个同归于尽的地步,庄稼也得给烧没。
条件限制,没得治就只能防。
蝗虫尚未群居时,就得派遣村民捉,放鸡鸭天敌来吃,而不幸蝗虫已经群居后,就要趁着飞蝗翅膀长硬能飞,还没有升空前就要处理掉,阻断掉飞蝗成群飞舞无法收拾的阶段,庄稼也就保得住了。
夜里,杨晔挑灯写计划,干旱和蝗灾是此行的重点,而这两者又正好息息相关,正因为干旱,泡水的土地裸露滋生出蝗虫,导致蝗灾发生,将好不容易度过旱灾的庄稼推入了绝境。
防治蝗灾除了阶段性整治,总归还是要回归根本,新修水利也就势在必行,一来可以缓解干旱时庄稼缺水,二来蝗虫的滋生地被改造,自然难以大规模的生长出蝗虫。
修建水利,就得靠朝廷拨钱下来。
奏折递上去以后,杨晔在等着朝廷回话的时间里不敢闲着,时下得争分夺秒的处理蝗虫,否则等蝗虫能飞了就是大麻烦。
他让知府号召受灾地方的几个知县,号召村民带上自家鸡鸭,并且捕捉蝗虫的天敌,一同对付散居蝗虫。
府衙有令,底下办事倒是也快,不过两日风风火火的灭蝗就开始了,杨晔东奔西跑让准备石灰,还亲手教村民制作一些长把木板子,而谭盛昌留了几个护卫给杨晔保护他安全之后,带着人也去捉蝗虫了,至于知府,怕知县们办事懈怠,也带了人前去监督,一时间谁也没闲着。
满仓县和其余三个受灾的县城,城里的人突然变得很是伶仃,许多人都跑去乡野捉蝗虫了,原本是听说官爷都去捉蝗了,想去瞧瞧热闹,可见着老少爷们,孩子妇人都忙碌,也不好意思光站在田土坎子上闲耍,干脆都去帮忙。
眼见着城里人丁稀少,竟有小贩干脆把东西挑着去乡野间卖了,像果子和水一类是最好卖的。
捉蝗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几日,谭盛昌急匆匆带了消息回去找杨晔:“这几日起早贪黑的捉蝗虫,明显见着蝗虫数量变少,可时下蝗虫变成黄黑色了,如你所说,鸡鸭天敌已经不怎么吃了,村民们只能一只一只弄死!”
杨晔早有所预料,因为大肆捕捉蝗虫,蝗虫受惊四处乱窜,聚集的信息素会更容易在蝗虫之间传播,如此一来,群居是在所必然,所以他一早就着手于准备第二阶段的防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