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六十一章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1、第六十一章 (3 / 4)
        “那我们何时去找知县?”

        杨晔道:“明日一早便去,原本今日去是最好的,也可早日安置难民,可惜现在时间不早了,马上到了用晚膳的时间,这时候去必然撞到饭点儿,恐是很失礼。”

        “好,那便依杨兄所言。”

        事情定了下来,三人的心情都很不错,作为读书人,从书本里走出来办实事儿是很重要的一步,往后若是在朝廷当官儿,此前有了些办政事儿的经验,那可是大不同的。

        许多乡野或是偏远县城出来的学生,即使在朝廷当了官儿也没有多大出处,很可能一辈子都在一个官职上磋磨,甚至是被贬,极大的一个原因便是不想官宦子弟一样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以及偶尔协助办政事的经验。

        三人愉悦的喝了一盏茶后,阿喜见谈完了事情,就让下人们布菜吃晚饭了,家里来的是很熟悉的人,一般是不会拘于礼数的,吃饭都很自在,摆出大圆桌就一起吃了。

        这也是李橙温寒爱来杨家吃饭的原因。

        夜里是余达给布的菜,今儿忙活了一下午,他把自己的拿手菜都使了出来,特别是那道松鼠鱼,很是受了大家的欢迎,不过杨晔最喜欢的是那道白斩鸡,调的酱料很是合他的口味。

        如今带回来的两个人都各自有神通,杨晔心里也就宽松了,一番功夫没白费。

        过年这几天他就把余达留在宅院里做菜,左右这些日子来往的客人多,等年过了以后再安排去馆子里,瞧其手艺,他倒是有些心思想把炒火锅底料和做冷串串的手艺交给他,年后便可把关了的小铺子用起来了,只不过传手艺的前提是许达愿意自降为奴籍,一直为杨家做事。

        次日,杨晔三人一早便相约着去了知县的府邸,这事儿方方面面都商量考虑好了,知县听了以后果然十分高兴,当即就把拟了诏令颁布下去,县城城门打开,放了难民们进城去,愿意在县城寻工的便留在县城,想去乡野的便分配去了乡野。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日三人在原福禧斋外说的话被百姓们听见,事情传了出去,很快便有大户效仿杨晔,纷纷行善事去难民群里挑了些家奴走,倒是

        不用知县说了。

        这事儿办的漂亮,难民们得到解决,知县博了百姓们喊青天大老爷,杨晔三人得了历练,富户们也得到了赞许,一举多得。

        三日后,义诊结束,竟然有些百姓提了鸡蛋和一些年货要送给沈长年,皆道沈长年开的药方管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