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4 / 5)
        “我刚刚考较了几句,发现令郎对于四书还是熟的,诗也做得不错,但是……”在杨老爷和杨大郎殷切的目光下陈世文斟酌着说道“但是他对于四书只是通读背诵,并未融会贯通,这样恐怕……”

        杨老爷和杨大郎脸色都白了,忙追问道“如何?”

        “如今科举越发的注重经义策论,令郎却一窍不通,能否考中秀才,难说啊。”这倒是实话,陈世文并没有欺骗他们,和前朝以及今朝初立时的“以诗取士”不同,如今的朝廷更注重官员的做事能力,总体而言做了大官的都是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的。

        纯粹的诗才越发的少。

        但民间由于千百年的经验以及某些顽固不化的老秀才、老童生、老举人等还是教导出了好些适应不了如今科举规则的读书人,他们不学经义、不学策论、不讲实际,纷纷在科举这道大门下折戟。

        杨大郎虽不至于此,但若是不改变那么他想要考中秀才估计得等到而立之后了。

        杨老爷和杨大郎大惊失色,“那那那……”

        杨老爷茫然地望着神情严肃的陈世文,又望了望关切的陈家几人以及若有所思的何老爷,恍惚不知所以。

        杨家大郎年轻经的事少,如今更是眼眶含泪,闭紧了嘴说不出话来。

        一个举人的话语,尤其是在科举一道上,就是有如此威力。

        “杨老爷也不必担忧,”陈世文又说道“令郎年纪不过十七,勤能补拙往后多学多练也就是了,明年可能不成但若能寻个合适的夫子,年之后考个秀才也不是难事。”

        杨老爷眼前一亮,期待道“那陈举人可否……”

        “确有一良师适合令郎,”陈世文不等他说完便笑道“也是巧了,前儿我才请了他吃席,严夫子是我当年在刘家族学读书时的夫子,于经义上颇有建树。”

        “当年刘老太爷一去,刘家族学便关了门,严夫子这些年都在外游历前些日子刚从京城回来。杨老爷可能没听说过他,但我当年考秀才时那经义是他手把手教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