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6-210章 (7 / 13)
先看连弩,《三国演义》第一0四回,孔明逝世前把这种武器传给了姜维,书中说“其法长八寸,一弩可十发。”《汉晋春秋》上也有“谓之元戎。以铁为矢”地解释。由此推断。这种武器的个头儿不算小,行军携带也不方便,孔明出祁山北伐时,因路途艰险,没有用它来装备部队,所以没有用于实战,直到诸葛亮去世后心才在蜀国批量地生产了一点。由于连弩杀伤力极强,把它作为收成的武器是十分理想的。
后来,钟会率领大军进攻蜀国的时候,诸葛亮的连弩发挥了巨大作用。
奇怪的是,至今流传下来的却是一弩一箭的小型弓箭,武侯的十矢弩神秘地消失了。
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第一O二回,即孔明六出祁山时才出场地。
而《三国志》中,则有蜀汉建元九年(公元231年)孔明第四次北伐地粮草“以流马运”的记载,甚至还涉及到制作方法和尺寸比例。书中说。
木牛流马这种工具“载多而行少”“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数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正如后人所幻想的那样,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诸葛亮是一位机械制造的行家里手,他的妻子黄氏也是一位发明家,民间传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她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来推磨的木头人,只要开动机关,那木头人儿就不知疲倦地推起石磨。如果传说成立,那这个木头人儿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
当然,中国地历史上,还有徐徐多多的机关巨匠,并非墨家和诸葛亮两者。还有一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人,那便是鲁班了。只是和墨子和诸葛亮不同,鲁班醉心的机关之术上面,并非利用在战争之上,而是运用在了生产之上。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在从事伟大的营造和工具发明之余,还发明了一种可以在天上飞翔的“木鸢”这个飞翔的木质大鸟,应该就是飞机地祖先了。
因为战争的缘故,中国古代机关术很多用在了军事上,最为典型的是诸葛亮地八阵图,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最为详尽的还是《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陆逊误入八阵图后“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落得惨败。《水经注》中这样论定:“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说明这个阵法的确是很厉害的,因为它不仅有通常的军事要素,而且,似乎还有许多深奥的玄学,分为“生、死、惊、伤、景、开、休、杜”八种阵法,而且能“变化为周天三百六十五”这样的阵法,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机关之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现代科技的基石。而很多却已经失传,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
当然,这一些都是记录在中国正史之中的机关术。以中国这泱泱大国之力,怎么会只有几人,在机关术上有很强的成就呢。也有许多人一拥有着丝毫不比以上所描述的机关术差之人,但是却没有被历史所能够记住。就如同莫北此刻手中所拿着的这本书一样,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人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机关术详解,而写了这本书的人,则叫做鲁妙子。这位鲁妙子,乃是鲁班的后裔,是一位不出世的天才。在年仅十六岁之即,便已经彻底的领悟了鲁班所留下来的机关术,达到了大师级的存在。可是鲁妙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满足,醉心于机关术之下,又研究起了墨家和诸葛亮的机关术。终于,穷其一生的精华,彻底的把中国历史上最强地三家机关术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机关术。可惜的是,在晚年之时,因为一些意外,还未来的及把机关术宣扬出去,便流落到了这个异世界之中。最终落得个郁郁而终。留下一本机关术详解之后,希望有人能够继承他的衣钵。
阴差阳错之下,莫北得到了这本书,总算是没有辜负鲁妙子地期望,成功的得到了里面的知识。而在观之过后,随着莫北对机关术的印象加深,逐渐的对鲁妙子其人,更加的佩服无比。
这本机关术详解之中,记载了三百六十一种机关术的制造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