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易将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易将 (1 / 2)
        张九龄俯身再拜,“陛下,臣张九龄希望对安西都护府大都督盖嘉运撤职下狱,盖嘉运自上任安西都护府之后,日日饮酒作乐。兵士松懈,城防军备不整,同时对过往商队收取高额的关税。纵容兵士欺压良善,同时杀良冒功。臣请治罪于此獠,以正我唐军风气!”

        李隆基听了皱了皱眉,张九龄这个人不仅仅是有名的诗人,同时是大唐文臣一方的支柱之一。对军事也是颇有见地的,对于盖嘉运的指控并非无的放矢,何况张九龄此人一心为国,并没有朋党之见。

        “张爱卿可有证据证明?须知安西都护府有我大唐十万大军,主帅不宜轻动。”李隆基问道,“大理寺少卿何在?可有派出官吏查证?”

        大理寺少卿阎闻见点着他了,赶忙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立刻出列道,“启禀陛下,张大人所言句句属实,刑部也曾派人前去,只是不知何故,被派遣去的刑部官员未能归京,便在边疆为突厥人所掳杀,随行护卫的一队唐军共计五十人均已罹难,无人生还。此事是在两日前所得到的消息。”

        李隆基听到这里已经是完全忍不住了。才到这里没多久,边疆的大将就开始找麻烦,若是再等久些,他李隆基的脑袋就该摆在祭台之上了。十万精锐的唐军边师,若是出了岔子,足以让大唐伤筋动骨了。

        李隆基坐下龙椅,在大殿之内巡视一圈后,看向张九龄道,“诸卿认为何人可以代替盖嘉运接任安西都护府大都督一职?”

        张九龄毫不畏惧,缓缓整了整衣袖,道,“陛下,左武卫果毅都尉李光弼治军严谨,操练得法,体恤士卒,常教导士卒为国效力,以故汉之卫青为己任,于是士卒皆愿为其效死。”咽了咽唾沫,接着严肃道,“凡作战必身先士卒,至今已凭战功升任果毅都尉,其本京畿良家子弟,三年前从军,颇有将帅之风,愿陛下委以重任。”

        李光弼是京城附近的良家子弟,来历清白是肯定的。作为中原王朝,大唐在招收士兵的时候极其严格,只有家中三代都是没有犯罪记录的良家子才能入选,之后才能经过测试筛选。

        以此筛选出身强力壮的男子并不能直接被被调配到边疆,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会被分配经理过战阵厮杀的什伍之中,由老卒带领。

        李光弼就是自普通士卒做起,在各个战场转战三年,不断以敌人的脑袋兑换军功,直到升任果毅都尉,成为唐军中层军官。但若是只有这样他也并不能被张九龄举荐,他的先祖本是大唐开国功勋,只是因着数十年前他祖父作战不利,才被削掉爵位,李家地位从此一落千丈。

        “那李光弼何在?”李隆基对李光弼也有些印象,再加上作为重臣的张九龄推荐了,便也顺水推舟,让李光弼接替盖嘉运,毕竟,良将难得,李隆基转头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收敛神色,轻轻点头后,放声道,“敕:升任左武卫果毅都尉李光弼为安西都护府大都督,加封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原安西都护府大都督盖嘉运解职,由禁军押解归京。”

        高力士跟随李隆基近十年,很清楚李隆基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状态,额头青筋暴起,显然是怒极而发。这就意味着盖嘉运要倒大霉了,虽说这盖嘉运平日里也曾经孝敬过他,可这次事情闹得太大。圣人震怒之下,盖嘉运的职位一定是保不住了。

        李隆基点点头,盖嘉运并没有惹出大祸事,即使有罪也只能算是**。“兵事凶险,并非儿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岂有将如此大事托付与此人之理?就这样吧,负责官员立即前去把盖嘉运带回来。”说完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