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
二哥的婚事让继东认识到书本上写的东西与社会现实并不相符,他要改变他这个世代农民的家,不为光宗耀祖而是为了争口气给这位老师看看。他心里埋下了一颗不灭的火种——我要考学,我要跳出农门,这时才开始真正的学习了。首先他自己书写的读书的座右铭贴在书桌前:恒,恒以为本,取之不尽;静,静
则取胜,攻无不克。他认为人干什么事关键在恒静二字上,只要持之以恒干,保持冷静独立的思维不随波逐流,没有干不成的事,恒是行动,静是思维,行思结合必能成功。
继东开始闻鸡起舞,秉烛夜读。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来要求自己,并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农民的儿子,一定要争气给他们看。每天五点钟起床洗刷后看一个小时的书,然后才蹬上自行车去学校。晚上七点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后不再看电视,进行各种演算、分析、证明、总结。为了誓言把最怕学最学不懂的英语也提到日程上来,捧起英语书硬着头皮啃,每天晚上坚持看一个小时的英语,做一套英语测试题。每天早上在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这样的坚持下英语渐渐能看出一点门道来,能考个四五十分,其他科目都还不错。同学们给继东编了个顺口溜:数学头,物理头,语文英语,不用愁……
就在继东开始奋起直追的时候,他的好友永红却要离开了。他俩的认识缘与一次撞车,那时初二夏天的一个早晨,继东骑自行车向学校飞驰时身后突然蹿上一辆自行车擦肩而过,继东摔倒在地。由于惯性很大他已在丈把开外,他刹住车回来把继东扶起并问:摔着了没有?继东说擦破点皮不要紧的。“哎!你是继东,我知道你你,我是四班的永红。”永红说就算是不打不相识了,就交个朋友吧!
以后他们经常一同回家,在路上谈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和自己的各种想法,就这样他们愈来愈感到彼此间的投机了。永红的父亲在乡政府工作,有时他父亲回家了,他便邀继东去她父亲的房间一起做作业,谈学习,谈理想,也谈自己你的那点小秘密。他们互相进行指正和批评,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观点,简直成了不分你我的好朋友。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在他们相处不到半年的时候,有一天回家的在街道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招工启事,是北京海淀区招收保安,由地区劳动人事处介绍月薪700-800,永红说他想去。后经过同父母商量他报名参加了考试结果被录用了,就在永红要走的前一天,他们去餐馆吃了一顿算是告别吧!他们都坐着谁都没有开口,空气都要凝滞了。继东的心里像打倒了五味瓶一样,想开口却不知说什么,最后还是永红打破了沉默:“我到北京会给你写信的!”继东激动的要流泪了,说你一个人在北京要照顾好自己。
永红去了首都北京学到了不少东西,眼界也开阔了不少。他在信中继东说了不少的新鲜事:比如故宫的庄严雄伟,**的升旗有四五点就去的人,北京的公交没有售票员,故宫的大门上能吸住硬币等等。永红来信更多的是鼓励继东要好好学去考学,说:“不要认为打工是件好差事,我现在才体会的打工的不容易,艰辛不说还要处处受人白眼。”她觉得走这条路没有可靠性,所以在12月征兵的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回来。准备让他参军找个可靠职业。永红的参军是费了很大的周折花了不少钱的。原来你想尽义务,还是很困难的。继东这才认识的不是所有的官都像书本上***、孔繁森那样大公无私为民服务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很自私自利**的。
军营是个锻炼钢铁意志的好地方。继东也很向往军营,但他知道他是不可能走这条路了,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实力”。永红走的那天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披红戴花,有领导讲话,送行的人很多。当永红坐上汽车时说: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像我这样转来转去的为了生计奔波不停,好好珍惜学习机会!继东只好强忍着不让泪水夺眶而出,使劲的点头,使劲的挥手……
一周后,继东收到了一封义务兵信件,只盖邮戳,补贴邮票。永红在信中说:军营训练很苦,每天五点半起床跑五公里,上午进行各种素质和搏击格斗训练,下午进行常规队列训练和政治学习,身上有五十多处伤痕,每晚躺到床上腰酸腿疼骨头都要散架了,还要进行一两次紧急集合。信末尾还是要继东努力学习珍惜学习机会,说他现在才知道知道学习上的苦算得了什么,如果把他在军营中吃的苦那一半用在学习上他一定是个优秀的学生。读了朋友的信,继东就更加坚定了他考学的信念,认定这是一条正确而光明的道路。
他们基本一月通信一次,互告情况,还互相指正对方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继东常常告诉永红一个人在外要注意身体,注意饮食,照顾好自己。军训结束是永红来来信说:实弹射击我得了全团第一,政治考试是全团第四,两队将考虑让我参加军校的考试!继东由衷的为朋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高兴和骄傲。永红说:生活就像爬山趟河一样需要一步步的努力,才有最后的胜利!说继东是他所有朋友中最要好的朋友,他诚心希望继东一定要考上学,取得事业成就。在好朋友的期望下继东更不敢懈怠,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塑造自己,唯恐自己的实际与朋友的期望相差太远。
在初三的那个寒假里继东例外的完成了寒假作业,还把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四门课程进行了重点的提纲挈领的整理编写,每门都用一张双刀令纸打成格把各章节的重点内容都进行纲目性的编写,从定义到公式,定律,公理、,法则个,该画图就画图,该列表就制表。这样下来他对这四门课程主要学习什么,各章节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贴在房间的墙上随时都看见加深记忆,他觉得比拿着课本一页一页的看效果要好出百倍千倍,这样整本书所要学习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在面前,就不可能出现盲人摸象的情况。对文科则采取死记硬背,只要背不死就往死里背,这种机械的记忆搞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悟出一些意义识记,理解识记的窍门来。这样一个寒假也对语文、英语、政治进行了大量的背诵积累。
等开学继东的学习突飞猛进,令老师和同学大为吃惊。继东终于考进了前三十名,这是老师眼中有望考上小中专的学生。继东把这一喜讯写信告诉了永红,永红的回信特迅速,说他没有看错继东,但他指出不要骄傲自满,防止自满情绪的增长,要保持谦虚的胸怀继续努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末尾永红满怀深情的写得:你为人正直关心他人,直言不讳,对朋友肝胆相照,我以有你这样的知己而骄傲。知己,这是继东特别看重的两个字,为此以前那个幼稚、浮躁、莽撞的继东不见了。
继东取得的成绩固然是继东努力拼搏的结果,但与永红给他的帮助、鼓励和期望也是分不开的。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永红给他的期望使他努力塑造自己,成为永红所期望的那个人。知己难于遇,继东却有这样一个好知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