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第二节 后梁初安志在天下,晋梁交锋大战蒙阬 (2 / 3)
3、晋攻后梁,大战蒙阬(读坑)
梁晋争霸,始终是这段历史的主线。
晋王李存勖于开平二年(908年)秋遣大将周德威、李嗣昭攻打后梁的晋州(今山西临汾东北),无功而返。开平三年(909年)八月,岐王李茂贞想要北取灵、夏二州,于是请求晋王李存勖攻打后梁的晋州、绛州(今山西新绛)以为牵制。
李存勖遣大将周德威南下出阴地关(俗称南关,今山西灵石西南)直取晋州。后梁的晋州刺史边继威力战拒敌。晋军用挖掘地道的方法,陷城二十余步,后梁的守城军队血战御之,一夜之间又将城墙修复。后梁太祖朱温命令大将杨师厚由绛州北上救援晋州,晋大将周德威以骑兵占据汾水以东的蒙阬阻击梁军。
蒙阬位于今山西曲沃北四十里,东踞海拔1160米的乔山,西至汾河岸边的柴庄,其间东西横亘三十里,宽约1公里,相对深度约一百米,为一条巨大的黄土冲沟,蹊径不通,是晋州、绛州之间一大险隘,为历来兵家关系胜败的险要之地。二军接仗以后,拼力厮杀,死伤甚巨,晋大将肖万通战死,梁军杨师厚进至晋州城下。晋军攻晋州无功,只得引兵北还。
4、杨吴取江西,开科举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六月,抚州(今江西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率领抚、信(今江西上饶)、袁(今江西宜春)、吉(今江西吉安)四州之兵号称十万,攻打杨吴的洪州。
危全讽,江西抚州人,于黄巢起义时以自卫乡党为名起兵,逐步据有抚州全境,后来以抚州为中心,据有抚、信、袁、吉四州之地,割据称雄。危全讽进驻抚州后主政二十七年,招怀亡叛,安抚士民,整顿社会秩序,修州衙,筑城墙,创庙学,弘佛教,百废俱兴,使民得以安居,政绩显著。危全讽注重发展教育和宗教事业。天复二年(902年),他在抚州设立文庙,力兴儒学,设、助教职官,掌全州教育之职。在他的影响下,罗坚、罗信于天祐年间(904-907)赠田创建了湖山书院和三湾书院,开抚州私人办学之先河。
危全讽对外交结钟传(钟传是唐镇南节度使,封南平王),以女嫁钟传之子袁州(今宜春)刺史钟匡时,并与吉州(今吉安)刺史彭玕、虔州(今赣州)刺史卢光稠友善,抚州全境得以安宁。对内劝课农桑,招徕商旅,使抚州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名邑”。
经过多年的割据经营,危全讽实力逐渐增强,野心也大了起来,暗中有了兼并之志。后梁开平三年(909年),他自称为镇南节度使,聚集四州十万之众进攻洪州,当时吴王杨隆演继位不久,洪州淮南守将刘威与士卒仅有千人,吏民甚惧。刘威原为杨行密手下大将,颇有勇略,他一面遣使告急,一面每日置酒高会,故做镇定。危全讽听闻刘威据城每日召集僚佐宴饮而疑其有备,竟以十万之众屯兵于全溪象牙潭(今抚州东)而不敢前进。(刘威大概看过《三国志》,这是典型的空城计啊!)危全讽又请兵于楚,楚王马殷派指挥使苑玫会同袁州刺史彭彦章围杨吴的高安以助危全讽。
前方告急,徐温连忙向严可求问计,问有何良将可率兵出征,严可求举荐周本,于是淮南以周本为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率军七千救高安。周本因为之前在苏州吃了败仗,因此称疾不出。严可求直奔周本家中,周本仍在卧室内装病不起。严可求到卧室内强起之,周本说:“当初苏州之战,敌本不能胜我,只是因为主将权轻才导致失败。今必见用,愿毋置副贰乃可。”严可求许之。周本又说:“楚人为(危)全讽声援耳,非欲取高安也。吾败全讽,援兵必还。”于是周本率军昼夜兼程直奔象牙潭。路过洪州,刘威欲犒军,周本不肯逗留。又有人劝周本说:“全讽兵强,君宜观形势然后进。”周本说:“贼众十倍于我,我军闻之必惧,不若乘其锐而用之。”
于是,淮南大将周本不解高安之围,绕过高安后突然对危全讽的象牙潭大本营发动攻击。危全讽在象牙潭,营栅临溪,横亘数十里。周本隔溪布阵,先派弱兵诱敌。危全讽命士兵涉溪追击,周本乘其半渡之时,发动攻击。危全讽兵大溃,自相践踏,溺水而死者甚众。周本又分兵断其归路,擒获危全讽及将士五千人。周本又乘胜取袁州,擒获袁州刺史彭彦章,紧接着又马不停蹄进攻吉州(周本真乃名将风范!),吉州刺史彭玕(读干)率众数千人逃奔马楚。周本又遣吕师造败楚将苑玫于上高(在高安西),淮南歙州刺史陶雅也乘机袭击饶州(今江西波阳)、信州,饶州刺史唐宝弃城逃走,信州刺史危仔倡弃城逃奔吴越。
危氏兄弟自唐中和二年(882)割据江西历二十七年而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