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桀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三节 桀燕
        上文提到李克用任命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后来又脱离李克用形成一个独立王国,这就是桀燕。之所以称之为桀燕,是因为刘仁恭父子的荒淫残暴与夏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向各位读者介绍一下桀燕的来历。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当时的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准备救援王镕,将从幽州出发之时,家人会别。李匡威之弟李匡筹的妻子非常美貌,李匡威醉而淫之。待到李匡威从镇州班师走到博野时,李匡筹占据军府自称留后,李匡威所率军队溃散。镇州王镕觉得李匡威失地是因为救援自己,于是将李匡威迎归镇州,建造府邸,以父事之。

        李匡威初到镇州时,为王镕完城堑,缮甲兵,视王镕如子。但是到了后来,李匡威看到王镕年少,于是就起了歪心,想要谋夺镇州。这日,恰逢李匡威父母忌日,王镕前往凭吊。李匡威暗设伏兵,劫持了王镕。王镕抱住李匡威说:“镕为晋人(指李克用)所困,几亡矣,赖公以有今日;公欲得四州(指镇、冀、深、赵四州),此固镕所愿也,不若与公共归府,以位让公,则将士莫之拒矣。”李匡威以为然,于是与王镕并马而行,率领自己的军士向军府进发。当李匡威一行进入镇州牙城东偏门之时,突然大风雷雨,屋瓦皆震。王镕的镇州亲军关闭城门,以绝李匡威后至的援兵。正当纷乱之时,一个黑影从路旁的矮墙跃出,奋拳殴击李匡威身旁甲士,又从马上将王镕夹起,登上屋顶。定睛一看,原来此人正是屠夫墨君和,当真是英雄不问出处,大侠隐身民间。镇州兵马见王镕已经脱险,于是对李匡威群起而攻之,杀之并族其党。王镕当年只有十七岁,身体瘦弱,被墨君和所夹,颈痛头偏数日。

        刘仁恭当时正是幽州的一员将领,率兵戍守蔚州(今河北蔚县),所率部队已过轮调期而不得还乡,士兵思归。当时正逢李匡筹代李匡威自立,于是戍卒推刘仁恭为首领,回师攻打卢龙的治所幽州。刘仁恭率军至居庸关,被李匡筹所败,刘仁恭遂逃往河东归附李克用,李克用厚待之。

        刘仁恭到河东后,不断通过李克用的智囊盖寓游说李克用攻击卢龙。乾宁元年(894年),李克用方攻邢州,分兵数千命刘仁恭攻幽州,不克。李匡筹更加自命不凡,数次侵入河东之境。李克用大怒,十一月,大举进兵攻李匡筹,拔武州,进围新州。十二月,李匡筹遣大将率步骑数万救新州,李克用选精兵逆战于段庄,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生擒将校三百人,用绳索捆绑,在新州城下示众,是夕,新州降。接着,又进攻妫州(读归)。李匡筹再次发兵出居庸关,李克用使精骑当其前以疲之,遣步将李存审自他道出其背夹击之,幽州兵大败,杀获万计。

        李匡筹携其族人逃奔沧州,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利其辎重、妓妾,遣兵攻之于景城,杀李匡筹,尽俘其众。

        李克用进军幽州,幽州降。李匡筹素来懦弱,初据军府之时,其兄李匡威闻之,对诸将说;“兄失弟得,不出吾家,亦复何恨!但惜匡筹才短,不能保守,得及二年,幸矣。”果如其言。

        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表刘仁恭为卢龙留后,不久,唐政府追认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任卢龙节度使后,李克用仅留戍兵及心腹将领十人典其机要,租赋供军之外,悉数送至晋阳。刘仁恭开始想方设法背离李克用而自立。

        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被华州韩建挟持,李克用想要用兵勤王,向刘仁恭征兵,刘仁恭以契丹入寇为由,拒不发兵。李克用多次派使者催促,使者相继于道,刘仁恭仍不发兵。李克用写信责备刘仁恭,刘仁恭居然将书信掷地,破口大骂,并囚禁了使者,准备杀害河东派在幽州的戍将。戍将得信逃回河东,李克用大怒,亲自率军征伐幽州。

        李克用率军至安塞军(蔚州之东,妫州之西),幽州大将单可及率骑兵到来。李克用正在饮酒,前锋禀报说:“贼至矣!”李克用已经醉酒,问道:“刘仁恭何在?”对曰:“只有单可及等人。”李克用嗔目曰:“可及辈何足为敌?”下令即刻攻击。当时天降大雾,不辨人物,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河东兵大败,兵力损失大半。当时又正逢****加之雷电,幽州兵才撤回。

        刘仁恭自此摆脱河东控制而自立。

        乾宁五年(898年),刘仁恭击败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并以其子刘守文为义昌节度使,占有两镇的刘仁恭野心逐渐膨胀,有了兼并河朔的图谋。光化二年(899年)刘仁恭南征,大败于宣武朱全忠、魏博罗绍威联军,其实力收到重创。其后刘仁恭依违于朱全忠及李克用之间,随著朱全忠势力的扩张,华北最后仅余河东李克用及卢龙刘仁恭可以自保。

        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大举进攻刘仁恭,九月,至沧州,在长芦安营扎寨,沧州坚守不出。魏博罗绍威为朱全忠供应军需,自魏州至长芦五百里不绝于路。又为朱全忠在魏州建元帅府舍,所过驿亭供应酒馔、帷幄幕帐、什物器皿,上下数十万人,无一不备。罗绍威如此厚奉朱全忠,不仅是为了报德,更是惧怕朱全忠取幽州之后顺路灭掉自己。

        刘仁恭发兵救沧州,屡战屡败。于是下令境内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都要自备兵粮出征。部队出发之后,如有一人仍在家中,刑无赦。并且在士兵脸上刺字“定霸都”,文人则在手腕或臂膀上刺字“一心事主”,于是境内百姓,除了儿童以外都被纹身刺字。如此得兵十万,营于瓦桥。

        当时汴军筑垒围沧州,鸟鼠不能通。刘仁恭畏惧汴军强悍,不敢出战。沧州城中食尽,到了吃土的地步。朱全忠派人对刘守文(刘仁恭之子)说到:“援兵势不可及,何不早降?”刘守文登城回应道:“仆与幽州,父子也。梁王(指朱全忠)方以大义服天下,若子叛父而来,将安用之!”朱全忠竟无言以对。

        刘仁恭危在旦夕,不得不向自己的前主子河东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恨刘仁恭反复无常,自己当初让刘仁恭做幽州节度使,他竟然背叛了自己,于是拒不发兵救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进谏道:“今天下之势,归朱温者什七八,虽强大如魏博、镇、定莫不附之。今河(黄河)以北,能为温患者独我与幽、沧耳,今幽、沧为温所困,我不与之并力拒之,非我之利也。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且彼尝困我而我救其急,以德怀之,乃一举而名实附也。此乃吾复振之时,不可失也。”李克用深以为然,于是准备召集幽州兵一起进攻朱全忠的潞州,如此一来,既可以“围魏救赵”之计解幽州之围,又可以开疆拓土。于是李克用与刘仁恭讲和,并召集幽州兵马。刘仁恭派遣都指挥使李溥率三万兵马到晋阳,李克用派遣大将周德威、李嗣昭率河东兵马与幽州兵一同进攻潞州。

        朱全忠分步骑数万,遣行军司马李周彝率领来救潞州。此时恰好昭宗被弑杀的消息传到了潞州,潞州昭义节度使丁会常存忠义之心,听到凶讯后率全军将士身穿缟素为昭宗举哀。河东李嗣昭率军来攻潞州,丁会举军降于河东。于是李克用派李嗣昭为昭义留后,镇守潞州。丁会来到晋阳,拜见李克用,说到:“我丁会并非力不能守,只是梁王(朱全忠)陵虐唐室,我丁会虽受其举拔之恩,诚不忍其所为,故来归命耳。”李克用感其忠义,厚待丁会,位在诸将之上。

        这边朱全忠正准备全力进攻沧州,闻知潞州失守,仓皇撤军。之前,朱全忠征调各地粮草,运到军前,堆积如山。朱全忠撤军之前,命令全部焚烧,烟炎数里,在船中尚未运送上岸的就直接把船凿沉。

        此一役,李克用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还是不计前嫌救了刘仁恭。

        刘仁恭虽然偏处幽州,但却骄奢淫逸,肆虐百姓,荒淫无度。他在幽州的大安山(今北京门头沟)上兴筑宫殿,富丽堂皇,从民间强征许多美女居住其中;又与道士炼丹药,以求长生不死;还命令人民将铜钱交出,藏于山上,却令人民用瑾泥制钱,行于境内。以泥制钱,古所未有,这样的政权如此盘剥百姓,当真是自取灭亡。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派宣武军将领李思安攻打刘仁恭,而当时刘仁恭还在大安山享乐,城中没有戒备。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曾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棍打,断绝了父子关系。刘守光率兵入城击败李思安,自称卢龙节度使,并派兵攻打大安山,把刘仁恭捉住后幽禁起来。刘守光的哥哥刘守文听说父亲遭囚禁,就率兵讨伐刘守光,被刘守光打败,于是刘守文向契丹乞求援军共同攻打刘守光。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刘仁恭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骄侈贪暴,常虑幽州城不固,筑馆于大安山,曰:‘此山四面悬绝,可以少制众。’其栋宇壮丽,拟于帝者。选美女实其中。与方士炼丹药,求不死。悉敛境内钱,瘗(yì,埋藏)于山巅,令民间用堇(jǐn,浅紫色)泥为钱。又禁江南茶商无得入境,自采山中草木为茶,鬻(yù,卖)之。刘仁恭有爱妾罗氏,其子守光通(通奸)焉。仁恭杖守光而斥之,不以为子数。李思安引兵入其境,所过焚荡无余。夏,四月,己酉,直抵幽州城下。仁恭犹在大安山,城中无备,几至不守。守光自外引兵入,登城拒守;又出兵与思安战,思安败退。守光遂自称节度使,令部将李小喜、元行钦将兵攻大安山。仁恭遣兵拒战,为小喜所败。虏仁恭以归,囚于别室。仁恭将佐及左右,凡守光素所恶者皆杀之。”

        据说刘仁恭埋藏在大安山的宝藏尚存于世,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趣到北京大安山寻宝,说不定会有所收获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