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四节 乱世枭雄—朱全忠(续)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四节 乱世枭雄—朱全忠(续) (2 / 4)
        这个刘鄩真不简单,有勇有谋,胆大心细。他先派人扮作油贩,进城探明虚实,知道兖州守将葛从周不在城内,而且城墙下面有一条水道可以进出。他引五百精兵利用暗夜的掩护,趁人们熟睡的时间,从水道入城。等到天亮,刘鄩已经完全占领全城,全城居民夜间一直在熟睡,竟然一点都未察觉。刘鄩占领兖州后,对葛从周的母亲每天早晨都去拜谒,并且善待葛从周的亲属,对其子弟职掌、供应如故。

        朱全忠从凤翔东还后,集中兵力进攻淄青,王师范兵败,被迫投降,只有刘鄩一直扼守兖州。朱全忠命葛从周急攻兖州,刘鄩请葛从周的母亲乘板舆登城,对葛从周说:“刘将军事我不异于汝,新妇辈皆安居,人各为其主,汝可察之。”葛从周嘘唏而退,攻城的节奏也放缓了许多。刘鄩用兵,号称十步九计,所言非虚。刘鄩将妇人、老人和患有疾病的人,凡是不能作战的百姓都放出城外,只将少壮者留在城中,同辛苦、分衣食,坚守城池。城内号令整肃,兵不为暴,民皆安堵。

        随着王师范战败,刘鄩外援已经断绝,节度副使王彦温逾城出降,城上的兵卒多从之,不可遏制。于是刘鄩派人对王彦温从容说到:“军士非素遣者,勿多与之俱。”(如果不是原来安排好的士兵,不要多带)。又派人在城上巡逻说:“军士非素遣从副使而敢擅往者,族之!”(如果不是原来安排好的士兵,而跟从副使擅自前往的灭族)。士卒皆惶惑不敢出。城下的敌人看到这种情形,果然怀疑王彦温,将其斩于城下,由是众心益固。

        王师范屡战屡败,于是葛从周劝说刘鄩投降,刘鄩答道:“受王公命守此城,一旦见王公失势,不俟其命而降,非所以事上也。”最后直到王师范的使者到来,刘鄩接到王师范的命令,才开城投降。

        葛从周为刘鄩准备行装,要送刘鄩赴大梁。刘鄩说道:“降将未受梁王宽释之命,安敢乘马衣裘乎?”于是素服乘驴至大梁。到达大梁后,朱全忠赐给刘鄩冠带,刘鄩辞谢不受,请求囚服入见,朱全忠不许。朱全忠又慰劳刘鄩,饮之酒,辞以量小。朱全忠说:“取兖州,量何大邪!”于是朱全忠以刘鄩为元从都押牙。当时朱全忠的属下多为功臣和旧人,刘鄩一旦以降将居其上,诸将具军礼拜于廷,刘鄩坐受自如,朱全忠益奇之。过了不久,朱全忠又将刘鄩表为保大留后,镇守鄜州,防备李茂贞。

        刘鄩后来成为后梁的重要将领,后面还会提到。

        12、皇帝梦

        在朱全忠不断扩充实力的时候,唐朝的朝臣与宦官的矛盾还在发展,而朝臣之间的党争也从未停歇。

        朱全忠在天复二年(902)引兵入关,天复三年(903)抢到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毁掉长安城,强迫昭宗迁都洛阳,接着杀死昭宗立13岁的李祚为皇帝,是为唐哀帝。

        到了这个时候,朱全忠称帝已经箭在弦上。他杀朝臣、杀宗室的过程已经在昭宗一节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907年,朱温正式登上帝位,改唐天佑四年为梁开平元年,这一年,朱温56岁。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与各位读者分享。朱温的长兄叫做朱全昱,敦厚朴实,在朱温即位后封为广王。朱温登基后,在宫中大摆宴席,只有诸位亲王参加。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就开始赌博游戏,朱全昱借着酒劲,突然将骰子摔在盆中四处迸散,对朱温大呼道:“朱三,汝砀山一民,因天下饥荒,入黄巢做贼,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富贵足矣,何故灭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称王称朕,吾不忍见血吾族矣,安用博为?”梁祖不悦而罢。后来,后唐庄宗即位,尽诛朱氏。但是到了北宋至道年间,仍有人自称为朱全昱的子孙,可见朱全昱一脉竟未绝嗣。

        这个时候,从表面上看,不承认朱梁政权的只有河东李克用、西川王建、凤翔李茂贞、淮南杨渥,然而那些对朱全忠称臣的,如两浙钱穆、湖南马殷、广东刘隐等,也依旧保持着割据的事实。

        大唐的帷幕终于落下,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历史。

        13、朱温同志的成功经验总结

        儿子问我,朱温这么暴戾,为什么还能当上皇帝呢?有几个重要原因不得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