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节 昭宗皇帝血泪史 (5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三节 昭宗皇帝血泪史 (5 / 11)
        乾宁元年(894),在李茂贞、王行瑜等强大兵力的进攻下,杨复恭等屡战屡败,只得放弃山南,前往河东,想去投靠李克用。路经华州时,被韩建擒获。韩建不待朝命,当即处死杨复恭和杨守信,将杨守亮等人押送长安,被昭宗下诏处斩。

        6、李茂贞进攻京师

        李茂贞,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人(今属河北省)。早年为博野军人,唐僖宗年间博野军奉命宿卫京师,宋文通也逐渐提升为队长。后来在与黄巢军作战时立功,升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后来认田令孜为义父(田令孜是僖宗朝的大宦官),改名田彦宾。在僖宗出幸兴元时,护驾有功,被赐姓李,改名茂贞,并升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洋蓬壁等州节度使,后来又改任凤翔节度使,封陇西郡王。由此看来,李茂贞早年对唐朝廷立功颇多,唐朝廷也并未亏待他。

        可是随着李茂贞地位不断升高,野心也逐渐膨胀,招兵买马,扩充军队。而且由于李茂贞是凤翔节度使,而凤翔离长安很近(现在从凤翔到西安开车大约2个多小时,172公里),使他更加方便干预朝政。

        李茂贞在击败并驱逐杨守亮后,攻占了山南地区,遂向昭宗请求兼领山南西道节度使。昭宗将计就计,当即下诏任命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武定节度使,同时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徐彦若代替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以图消除肘腋之患。

        李茂贞原本没有放弃凤翔节度使的打算,他要求兼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只是为了扩大地盘。因此,李茂贞接到诏书后勃然大怒,认为这都是宰相杜让能的主意,写信大骂杜让能。昭宗也不示弱,见李茂贞如此跋扈,竟敢辱骂当朝宰相,蔑视朝廷,遂商议讨伐李茂贞。这个消息很快被李茂贞知道了,于是直接上书昭宗,并在上书中讽刺挖苦昭宗。

        《资治通鉴》记载,李茂贞恃功骄横,上表及遗杜让能书,辞语不逊。上怒,欲讨之,茂贞又上表,略曰:“陛下贵为万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指王瓌被害事);尊及九州,不能戮复恭之一竖。”又曰:“今朝廷但观强弱,不计是非。”又曰:“军情易变,戎马难羁,唯虑甸服生灵,因兹受祸。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上益怒,决讨茂贞,命杜让能专掌其事,让能谏曰:“陛下初临大宝,国步未夷,茂贞近在国门(凤翔东距长安仅二百八十里),臣愚以为未宜与之构怨,万一不克,悔之无及。”上曰:“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此乃志士愤痛之秋。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朕不能甘心为孱懦之主,愔愔度日,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食,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不以责卿!“让能曰:“陛下必欲行之,则中外大臣共宜协力以成圣志,不当独以任臣。“上曰:“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戚,无宜避事!“让能泣曰:“臣岂敢避事!况陛下所欲行者,宪宗之志也;顾时有所未可,势有所不能耳。但恐他日臣徒受晁错之诛,不能弭七国之祸也。敢不奉诏,以死继之!“上乃命让能留中书,计画调度,月馀不归(杜让能月余不归私第,可见勤谨忠国之心)。

        昭宗**,决心讨伐李茂贞。宰相杜让能认为朝廷的军事实力尚不足以对抗李茂贞的久战之兵,主张暂时忍让。加之凤翔距离京师太近,一旦兵败,后果不堪设想,苦劝昭宗不可意气用事。但是昭宗为了维护天子的尊严,已经下定决心讨伐李茂贞。昭宗任命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率禁军三万与李茂贞开战。

        景福二年(893)九月,李嗣周率三万禁军驻扎在长安城西八十里,李茂贞与静难军节度使王行瑜率兵六万布防。叛军不仅兵力超过禁军一倍,而且是久战之兵。而禁军皆为新招募的市井少年,战争尚未开始,结果已可预知。十七日,李茂贞向禁军发起进攻,尚未接仗,禁军即望风而逃。

        李茂贞乘势兵临城下,上书要求昭宗处死杜让能。宰相杜让能对昭宗说:“臣固先言之矣,请以臣为解。”昭宗涕下不自禁,曰:“与卿诀矣!”昭宗无奈,先将杜让能贬为梧州刺史,后再贬为雷州司户。但是李茂贞仍然不依不饶,非要置杜让能于死地。在李茂贞的逼迫下,昭宗只得赐杜让能及其弟户部侍郎杜弘徽自尽,并任命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守中书令,这样李茂贞获得了凤翔、山南、洋、陇、秦等十五州之地,实力和地盘得到很大扩充。朝廷的威望一落千丈。

        7、昭宗出幸华州

        乾宁二年(895),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死,王氏子弟开始争夺河中节度使之位。王重盈死后,三军拥戴王重荣之子行军司马王珂为节度留后,王重盈之子保义节度使王珙、绛州刺史王瑶举兵攻打王珂。其中,王珂获得了李克用的支持(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而王珙获得了朱全忠的支持。

        朝廷为了避免卷入这场纷争,任命朝臣崔胤为河中节度使。但是当李克用为王珂求情的表章到达长安后,昭宗又改任王珂为河中节度使。王珙见求助于朱全忠无效,便转而向距京师更近的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镇求助。三镇联合上表,请求让王珙任河中节度使。昭宗因为已经答应了李克用,不好朝令夕改,于是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这三人对昭宗的怨气越来越大,于是率兵入京,图谋立吉王李保为帝。昭宗登上安福门,义正言辞的责问道:“卿等不奏请俟报,辄称兵入京城,其志欲何为乎?若不能事朕,今日请避贤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