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何皇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二节 何皇后
  昭宗皇后何氏,东蜀人。在昭宗还是寿王的时候,就嫁给了昭宗。她婉丽多智,为昭宗生下德王、辉王两个儿子。昭宗即位,册立为淑妃。乾宁年间,在华州被册立为皇后。在昭宗皇帝蒙尘薄狩、颠沛流离的时候,她尝膳御侮,不离左右。昭宗遇弑之后,宰相柳璨、独孤损诈宣皇后令:“帝为宫人害,辉王祚宜升帝位。”于是她又被尊为皇太后。皇室频遭变故,何皇后却只能在宫中哭泣,不敢声闻于外。

  对于何皇后,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昭宗皇帝与河东夫人裴贞一、昭容李渐荣遇难的那个夜晚,她活了下来。而有一点是不好确认的,那就是她活下来的原因。

  这段公案,有三种猜测。

  猜测一:

  因为朱温只令蒋玄晖弑杀昭宗,并未命令杀何皇后,而何皇后又乞命于蒋玄晖,蒋玄晖懂了恻隐之心,因此皇后得以免死。《资治通鉴》的记载较为客观,“(史太)又欲杀何后,后求哀于玄晖,乃释之。”胡三省评论说:何后祈生于蒋玄晖而卒以玄晖死,屈节以苟岁月之生,岂若以身殉昭宗之不失节也!

  猜测二:

  另外一种说法比较八卦,说的是何皇后见到皇帝被杀后,跪倒在蒋玄晖脚下苦苦哀求饶命,并表示愿意以身相奉。蒋玄晖淫念大动,于是饶何皇后不死。这种说法比较刺激,但是不大合乎情理。试想当时除了蒋玄晖之外,还有史太及一帮士兵在场,蒋玄晖是不大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搞什么桃色事件的。而且何皇后与昭宗皇帝感情颇深,“尝膳御侮,不离左右”,在皇帝和嫔妃被杀的情况下,出于求生的本能求饶企命是可能的,但是当不至于“以身相奉”。这种说法主要源于《旧唐书》关于何皇后的记载:“宣徽副使赵殷衡素与张、蒋不协,且欲代(蒋玄晖)知枢密事,因使于梁,诬告云:玄晖私于何太后,相与盟诅,誓复唐室,不欲王受九锡。全忠大怒,即日遣使至洛阳,诛玄晖、廷范、柳璨等,太后亦被害于积善宫,又杀宫人阿秋、阿虔,仍废太后为庶人。”也就是说,赵殷衡是为了得到蒋玄晖枢密使的位置,向朱全忠诬告蒋玄晖与何太后私通,于是朱全忠派人杀掉了何太后与蒋玄晖。既然是诬告,实际上当无此事。

  猜测三:

  蒋玄晖实乃大唐忠臣。这种说法好像惊世骇俗,实际上来源于近现代史学大家吕思勉,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他在著作《隋唐五代史》中认为,蒋玄晖效忠唐室,当时并未参与弑逆之谋,只是当时官居枢密使,龙武军入宫而不能拒,所以人们大都认为蒋玄晖参与了谋逆之事,并且史太等人皆是蒋玄晖选用。吕先生认为蒋玄晖参与弑杀昭宗不实,而其救何皇后则为真,所以后来才与何皇后一同谋划复兴大唐;亦或蒋玄晖之前早就与唐室有密谋,所以何皇后才哀求于玄晖;亦或何皇后并未尝向玄晖哀求,而是玄晖特意保全何皇后以为后图也。所以蒋玄晖乃“一时之忠臣义士”,亦可见昭宗之能得人心。

  不管怎样,斯人已逝,一了百了,生前功过都将随风逝去,成为后人的谈资罢了。读史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吧。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