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引子 (1 / 5)
        一二寒鸦远,

        三四落叶凉。

        异乡孤行客,

        渐染两鬓霜。

        时在崇祯16年的深秋,京城南六七十里路远的官道上,黑衣人正独自疾行着往京城赶。

        天气正是白天最短的时节,天黑的早,刚交酉时,太阳已经只剩半个身子在西方偏北的山头上。光线红的透彻,不在刺眼,可以直视了,洒在荒凉的土地上,尽管红的依旧,却没有了温度。远方准备夜宿的寒鸦,时而换个枝头,时而梳理一下羽毛,渐渐的收住了刚来时的交流,凝固了身姿。

        枝头还有些许稀疏的没有掉落的浅黄的叶子在飘,偶尔飘落一两片,掉在疾行的黑衣人的身上。红红的余辉映着黑衣人黑瘦的脸。这脸看上去疲惫却坚毅,不惑的年龄,如果不是面色黑,发白的鬓角,在夕阳下就不会那么明显。

        天交亥时,京城一处府邸的简朴客厅里,已过天命之年的老者端坐在椅子里,专心的听着黑衣人的回报。

        黑衣人赶了一天的路,虽然有些疲态,但仍认真的回报着:“闯王占领的区域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所以拥护者越来越多,队伍近五十万,靠募民屯田,缴没贪官污吏财产,和部分百姓的捐助,维持军饷。因为拥护者多,所以士气也高,有可能成事。”说完,恭敬的等候下文。

        老者轻捻着胡须,缓缓的道:“闯王!闯王!既然闯,恐怕难以持久。不纳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屯田也是百姓的田。缴没贪官污吏财产,近看是利远看或成灾,控制不好,过犹不及,或成灾祸。如此算来,都非能长久的谋略。”

        说到此,老者顿住,略作思忖又叹息道:“关外的选择,却透着总揽天下的志向,如今已经历三世,出三杰,不管皇太极改金为大清是出于怎样的选择,都透露出心怀天下的志向,尊重了汉文化。这新主顺治虽小,可多尔衮又是有战略眼光的人杰。你先去休息一下,然后安排出关去了解一下这关外的虚实,如果他们无内乱,全国的形式或将逆转。”

        黑衣人有些迟疑,片刻后似乎下定了决心,坚定的问道:“闯王现在很得民心,这鞑子毕竟是鞑子,尽快助闯王得天下,尽早平定战乱,使人民尽早脱离战乱,少死亡,......”

        老者及时伸手示意黑衣人不用在讲,深深的叹了口气,缓缓的道:“天下势,当兴北方。”老者缓了口气,幽幽的接着道:“自周公分封姜太公齐鲁始,到秦统一六国,至大汉平天下,征战匈奴,在到蒙人南侵。所谓天下轮流做,现在该是东北金人融合的天下的时机。朝代更替,每三百年一次,如今明朝,从袁公崇焕被凌迟,明亡已无可挽回。这金人,从努尔哈赤始,不断壮大,至皇太极稳定关外,现在虽然皇太极已死,如果他们内部不乱,必将继续南下。我们要顺势而为,助得势者早日稳定天下,才能尽早避免生灵涂炭。我担心的是在如如三国时那样,没有大德者出,平定天下,又将导致三百年的战乱,五胡乱华的惨痛,不能在重演。一时的得势,如果不是胸怀天下的大德,结果只能是如项羽一样,为乱天下一场,苦的是百姓!司马光的问题要勤讲,王荆公刮骨疗毒治理宋,实行几年的变法,正在愈合长肉的阶段,司马光又一刀割开,这样的人绝不能出现在我们的组织里。”

        黑衣人躬身道:“记下了,我明日就出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