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长芦盐场 (4 / 5)
李崇文不过一个献法之人,如果得不偿失不能把罪过到时推到他的头上。
第二个方法,李崇文需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六部等不能插手管理。
无需朝廷拨一分银子,就是把渤海的那些无法耕种的滩涂地交给他去改造。
改造完成后,他可以保证每年至少能收益四百万两白银。
四百万两银子,等同大明全年的财政税收,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是这个庞大大不可置信的数字让崇祯皇帝动心了,不就是一个长芦盐运使吗,,不就是渤海湾那些无法耕种的滩涂地吗。
他要官办民营,无非就是怕这些贪得无厌的文武百官。
崇祯皇帝没法不相信,因为他确确实实没花过朝廷一分银子,就把荒无人烟的西山,变成了一座挖不完的银山。才半年时间,他就赚到四百万两银子。
难道这也是假的,他拿出一半两百万两怎么能是假的。
“这其中还有三成,不都拿去堵文武百官,勋贵皇亲的嘴去了吗?”
上万人的华能煤业,他就拿那么两成利润,此等忠心为国,岂是那帮只知道吃拿卡要的人可比。
崇祯皇帝的想法没错,只是他太低估了李崇文的生财之道。
煤炭乃家家户户必须的燃料,是大宗消耗品,而成本几乎就是最低贱的劳工工资,他们能有口饱饭吃就行。
西山聚集京城不足百里,普通人推着鸡公车都能走几个来回,更何况永定河上络绎不绝的运煤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