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盛大的阅兵式
北平城郊外临时搭建的阅兵场
解决了这个事,苏程武心中总算是有了底,抬头看看天,都已经黎明时分。睡觉也就不必了,苏程武开始为即将到来的阅兵作准备。受阅部队从阅兵场建好时就驻扎于此,现在差不多也要到起床的时间了。
苏程武先叫醒了工兵们,对阅兵场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检修,确认无误后才叫醒了大部队。城内在苏程武的宣传上知道了这件事,对此非常感兴趣,就等在早上十点来看阅兵(尽管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做阅兵)。早上八点半,受阅部队进行了预演。
虽然效果都还好,但是苏程武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左思右想,苏程武终于明白,需要战场的那种惊险,就临时穿插了由鞑靼俘虏组成的模拟敌人。虽然苏程武不想杀俘虏,但是转念一想,这些骁勇善战的草原人又有什么好利用的?把他们变为奴隶?这肯定会阻挠机械化时代的到来。放回去?拿起武器他们又成了战士。所以,苏程武宁愿杀掉他们也不愿意让他们给自己找麻烦。
10点
阅兵场的大门终于打开,人们一拥而进,很快坐满了整个看台。苏程武要和朱允炆坐在检阅台上,临走时为士兵们加油打气了一番。随着马场大门的打开,排在最前面的轻骑兵们理了理装备,他们既紧张又兴奋。苏程武以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将军装扮露面,朱允炆的装扮则是二战德国将领,两人一上台就收获了很多欢呼声。可惜了,苏程武还没有做出广播,只能通过先让人安静下来的方式说话。“民众们,今天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大明朝将进行第一次阅兵,我们有幸见证这一切,你们一定会记忆犹新的!”苏程武以介绍的口吻向民众说着,然后,示意军乐队开始演奏(军乐队的组建要归功于太子音乐府,如果不是他们的编排,这些人根本不会使用苏程武做的西式乐器)《马赛曲》,场面顿时严肃起来。
这首歌是一个信号,轻骑兵们做着最后的检查,拔出了马刀,驭马前进。看到轻骑兵出场,苏程武:“现在出场的是大明第一骑兵军的轻骑兵部队,他们是军队进攻的先锋,就像刀的刀锋。”轻骑兵们在短暂的渡步后,高举马刀,开始了快速冲刺。阳光照射着轻骑兵的金属头盔,反射出晃眼的亮光,配合着现场沿路而放的礼花,使得这些勇士更加耀人。
全场的观众都在欢呼,连苏程武的声音都被淹没:“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一骑兵军的重骑兵部队,他们将在第一骑兵军军长汤鼎的带领下经过检阅台。”收到讯号的重骑兵扛起长矛,汤鼎扶正头盔,第一个走出驻军地。苏程武专门为受阅重骑兵部队重新设计了一遍军服,将军佩戴的是拿破仑时代的三角帽,身着挂带军服(就是滑铁卢战役时将军们的衣着),脚踩皮革长靴。士兵则佩戴带羽金属盔,身穿轻便锁子甲(毕竟再好的装备也不能完全挡住哪怕箭矢的袭击,干脆就这样算了),也同样穿着皮革长靴。
为了制造这些,苏程武收回了所有的军服头盔,让兵工厂暂停了一部分的军备生产才得以生产这六千件军服。虽然是轻甲,但是重骑兵仍然装备了厚实的甲胄,不适合快速冲刺,这也正是苏程武让他们排到骑兵队伍的最后原因。仍然是一样的欢呼,重骑兵走了过去。接下来就是游骑兵,或者叫做弓骑兵的射击环节。
见到场上竖起了几个靶子,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场面一度冷下来。随着弓骑兵的出场,人们慢慢明白了苏程武的意思——苏程武是想要让弓骑兵进行超远距离的射击。不过这次靶子放的有点太远了,足足有百八十丈(大约为600米)。人们在内心深处不相信弓骑兵能够准确射中这些靶子,毕竟这接近弓箭的最远射程,没有人能够保证丧失动力的箭矢能够射中目标,更别提是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苏程武的心中也有一些紧张,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都表现出对弓骑兵的不自信,那么你又怎么能够要求人家给你做好呢?所以苏程武尽全力装出非常期待的样子,虽然不是太像。
弓骑兵们对观众的突然冷场感到奇怪,但是看到苏程武对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他们燃起了斗志,他们不想让长官对自己失望。第一批五个弓骑兵驾马进行了冲刺,同时回身拉弓放箭。“嗖”箭矢划破空气,准确命中了靶子上的一环。人们再次沸腾起来,他们都在欢呼。
苏程武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开始介绍接下来的环节:“接下来入场的是反骑军第一师官兵们,他们正是反骑军创建之初的那一个主力师,他们将在反骑军军长刘峰的带领下出场。”听到介绍的刘峰理了理军装,准备带领自己的部队出发。步兵的装束与骑兵不同,将军们佩戴**(就像二战时期的德国将军戴的那种),采取军衔制,模仿二战时期的德国黒衫装。因为还没有橡胶靴,就把皮靴染黑,随身还佩戴了一把指挥刀。士兵们戴仿制m35钢盔,身穿仿制黑衫军服,同样是穿染黑的皮靴,活脱脱的一支德国军队。苏程武专门赶制了两面旗帜,一面是反骑军旗,另一面就是明旗,不过不像原来只写一个“明”字,而是三色旗,依次按照红白黄排列,是整个大明朝向工业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按照苏程武设想的,士兵们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走方阵,前面是两个旗手和指挥官,当走到授勋台附近时面向授勋台。如此整齐的方阵是观众从来没有看过的,当然这要归功于士兵们的刻苦训练,观众们的欢呼声变得更大,甚至还鼓起掌来。
接下来,就是压轴大戏。在苏程武的示意下,机枪手们推出了重机枪,作为杀手锏的另一样武器则是跟在机枪的后面。观众们对这台复杂的机器没什么兴趣,对它后面的那些长管子更是兴致寡然。苏程武察觉到观众们的心情:“民众们,这两件是非常恐怖的大杀器,前不久对抗六万鞑靼骑兵时就是它起了大作用!接下来,我们的士兵将会演示它们的威力,请各位拭目以待。”人们还是不那么相信,但是马上,他们就会被事实弄的心服口服。
首先是机枪的测试,苏程武组成的俘虏假想敌部队骑上了马,手上也拿着武器。但是,他们被机枪这个恐怖的武器吓破了胆,见到这次还是面对这种大杀器,纷纷驾马想要逃离。苏程武看到了,但是他并没有着急让人去拦,继续介绍着:“那边,就是鞑靼骑兵,我们将会用他们来进行测试。”得到命令的机枪手将机枪上了膛,瞄准那些正在逃跑的鞑靼人······“突突突突突突”机枪开始急速射击,把看台上的人们都吓了个半死。可怜的鞑靼人很快被这几十架机枪打死,他们的鲜血四溅,连人带马被打成碎块。“停火!”当不知道倾泻了多少发子弹后,苏程武终于下令停火,人们的视线被开枪时产生的烟雾挡住,到了好一会后烟雾才得以散开,看到了满地的狼藉。苏程武倒是没什么,人们却被吓得够呛,好久才恢复过来。
苏程武继续介绍:“相信各位已经见识过机枪的威力了,接下来我们要展示的是另一种武器——火炮。”跟在机枪后面的炮兵们把炮推到一处小土坡上,这支只有三十门炮的炮兵队在山坡上一字排开,他们面前的是一堵用石砖修成的墙(使用夯土法做成的城墙)。人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对它产生了兴趣。这些炮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滑膛炮,而是苏程武专门制作的后装线膛炮,拥有非常远的射程和强大的杀伤力。至于引信,苏程武花了好多时间想要搞懂这个东西原理。因为提前设置引信非常的不靠谱,于是苏程武就在思考到底如何让打出去的炮弹做到落地即炸。为了做到这一点,苏程武尝试了很多办法,比如降低弹头的强度,但是这样很容易炸膛。苏程武最后确定,应该在装药部外面加装雷泵,落地时的撞击足以激发它,从而引爆装药部的炸药。这些炮其实最开始只有一个原型,苏程武让军工厂赶制了一批,也就组成了这个炮兵队。这种炮的口径不大,就只有20cm,大概是美军常用的榴弹反射器口径的十倍。
“准备!”苏程武的炮上安装了瞄准镜,可以实现基本的指哪打哪。当然,这只是两百米内,更远就要使用测距仪和地图了。这些炮兵经过十多天的训练,基本上可以达到不惧怕开炮,很快装填好了炮弹。“放!”在苏程武一声令下,三十门火炮同时开火,将刚刚还坚固无比的城墙炸了个稀巴烂。
人们被火炮的威力惊讶到,苏程武顺势完成了整场阅兵式:“好的,民众们,这次的阅兵式就这么结束了,相信你们对大明军队装备的先进武器记忆深刻,我们,来年再聚南京城!”说完,两旁的烟花升空,宣告着这场大明第一次阅兵的完美结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