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联重机袁总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联重机袁总 (2 / 3)
        “从视频的解说中你也可以知道。近年来,公司加速了装备制造产业的创新升级,努力巩固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盾构机已经完全打破了国外垄断,完成了从技术到市场全面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他很是自豪地说: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攻关新一批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为超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从袁总的介绍中,尹杰了解到“十三五”开始,国内高原铁路、跨海隧道、南水北调西线等超级工程就越来越多,对地下工程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联的研发团队抓住时机展开了智能化科研攻关,形成了从部件智能到整机智能,从单一产品智能到成套装备集成智能的发展路径。

        这就已经涉及到公司战略层面了,尹杰集中了注意力。

        “中联重机从上到下一致努力,锻造硬实力、打造高精尖、攀登制高点,立志要在地下工程装备智能化方面领先全球。”

        他说,公司董事长任总已经明确表明,应持续关注国际范围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同时公司内部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以创新驱动推动装备制造板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中联的的业务定位就是’一点三线’:’一点’就是聚焦装备制造,’三线’就是工程装备、特种装备、航空装备同步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是国内地下工程装备的龙头企业,是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世界挖掘机企业20强。”

        “任总提出的目标,是产业报国,用中国技术征服全世界。”

        至于海外拓展,他说中联重机从2002年就开始到海外开疆扩土。公司的第一笔海外订单是把III型挖掘机出口到非洲摩洛哥。从2006年开始,中联重机先后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等地投资兴建了区域分公司,后来又投资兴建研发制造基地,至今累计海外投资已经超过了4.5亿美元。去年,公司还跨国并购了英国工程机械巨头,一举改变了全球行业的竞争格局,成为全球建筑机械行业的最大企业。

        从出口产品,到海外投资,再到海外并购,16年的时间,中联重机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路径。去年,公司已经实现国际销售收入116亿元,占企业总营收的比重约为30%。今年第一季度期间间,公司的挖掘机出口已经达1324台,同比增长74.6%,出口占比高达32.3%……

        “但是,我们真正的高端设备目前大部分用于本土市场,海外渠道一直没有打开。”他遗憾地说,“所以,我们对LS很感兴趣。听说你们有’投资者扶助计划’,不知道对中联重机会不会有所帮助。”

        尹杰介绍了S国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特点,又列举了JohnDeer的案例。

        “虽然JohnDeer公司在产品方面与和中联重机有很大区别,但他们把S国当作大型试验场的这种做法,我想,袁总,中联重机应该可以借鉴一二。”

        袁总沉思着说:“这种做法确实比较新颖。能不能请您整理出一份资料来?我会在管理会议上提出来讨论。”

        尹杰很开心。会后就电话Isabel,要她按相应要求整理资料。

        从袁总对中联重机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目前困扰国内优秀制造企业的一大问题,就是优质产品难以打开国际市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