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海派商人 (2 / 3)
现在,他要开始布局欧洲了。
餐桌上,Elton把话头引向了欧洲投资这件事。陈平董事长简单回答了尹杰的几个基础问题后就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开了。觥筹交错之间,他给二人说起了从前: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父亲意外离世,母亲重病,他辍学回家顶替父亲进了纺织厂。
九十年代国企要减负,大批工人下岗,才工作没两年的他也不例外。当时从小的玩伴“门槛精”小贾在深圳靠倒买倒卖赚了大钱,回到上海请儿时伙伴吃饭。这顿饭成了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注:上海话“门槛精”同“Monkey精”,形容人聪明跳脱的意思)
当晚的20多个朋友,有的在政府机构混得好已经手握权柄,有的投身警界威名赫赫,当别人问到他的打算时,陈平一脸茫然。他只说自己还想找工作,想赚钱给老娘付医药费。
聚会后“门槛精”小贾留下了陈平,说自己从香港倒腾来了一批小电子商品,陈平可以在**忙销售,他付工资。陈平咬了咬牙,从自己的全部遣散费用里扣除老娘两个月的医疗费用,余额都交给了小贾,说他不要工资,要入股分成。
后来就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小贾常驻香港采购电子产品,他在上海负责销售。他原来工作的纺织厂效益不好,贱价甩卖质量很好的毛巾、窗帘、床上用品,他俩就用赚来的钱囤下了一大批抽纱窗帘。陈平知道那是国宝级老师傅设计的,国内顾客可能觉得不稀奇,可运到购买力强悍的香港就赚了一大笔钱。
即使赚了钱,他的办公室也就是家里20平米的房间,办公桌就是客厅那张掉了漆铺着钩花台布的茶几。身边的朋友劝他换个地方,最少也要换套体面点的家具,他都回答说“还没赚到钱呢,为什么急着花钱呢?”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个“陈抠门”的外号。
他们俩就这么不知道累地闷着头努力,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也终于可以不再忧心老娘的医药费了。
两人趁着这个势头在香港成立了一间进出口公司,他则在一个酒店里租了一个隔层房间作为“驻沪办事处”。他们经手的商品日益丰富起来,从小电子商品,到纺织产品,到音像设备,再到鞋帽产品......。尽管经手商品千奇百怪,纺织品一直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或许是他对纺织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控更了解更有信心,也或者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寄予了太深的感情,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纺织人”。
机会猝不及防地来临了,纺织厂因为销路不畅、负担过重,最终即将倒闭。得知这个消息后,陈平直接找到了厂长。头发花白的厂长又带着他跑到区政府、市政府找领导......他想买下这个工厂。
“门槛精”小贾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已经游上岸了,为什么还要跳进那个漩涡呢?”两人几乎闹翻。
“后来呢?”听故事有点入神的尹杰发问。
“后来我倔啊,实际上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了,就是一门心思的想买这个厂子。我告诉他,如果他实在不同意可以抽走他的钱,可我不这么做就会后悔一辈子痛苦一辈子。那后来他就把钱全部都拿过来给我了。”陈平哈哈地笑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