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华夏杂志社》年会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华夏杂志社》年会 (2 / 2)
        尹杰不知道刘东野当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她想假如自己在此刻获得这样的掌声应该会觉得很值。因为这表示,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已经被那么多优秀的企业家看到了、认可了、尊重了。

        尹杰参加的是其中一个圆桌会议环节。

        所谓圆桌会议,就是在主席台上用多张椅子排成一个半圆。结合论坛主题,主持人可以针对某一位嘉宾提出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要求所有嘉宾依次回答。最后,台下观众也可以针对某位嘉宾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

        尹杰参与这个圆桌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验得失”。因为是唯一的女性,尹杰受到大家的优待坐中间,左右各有两位嘉宾,分别是家电巨头格里芬的副董事长梁乔波总、国家电子集团的徐承龙总、燕京汽车集团研发中心的徐强总工程师,以及来自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约瑟夫.坎贝尔。主持人则是经济杂志社的主编洛文光。

        圆桌环节中,格里芬的梁总对走出去表现得信心十足,他对自己公司的产品非常自信——通过海外经销商,格里芬的电磁炉、电饭锅、微波炉等产品已经销售到了**地区和中亚地区,与此同时,格里芬为欧洲著名品牌代工生产的产品也已经获得了欧洲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有计划首先到马来西亚设立销售公司,接下来会到乌克兰设立区域代表处。与少壮派的梁总相比,国电集团的徐总则更为谨慎一些,他提出了国电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海外拓展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燕京汽车的徐总工对与德法意等国汽车设计公司进行合作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当主持人专门向尹杰提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水土不服的问题时,尹杰进行针对性举例分析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她特别强调了S国的低税率和友好的营商环境,以及S国政府为帮助投资者融入当地环境所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尹杰与德勤的约瑟夫早就认识,加之LS与“四大”一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两人配合默契,从不同的角度深入阐述了主持人提出的话题,并回答了参会的企业家观众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主持人宣布圆桌讨论环节结束的时候,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尹杰脸色微红,含笑看向台下,发现茶歇时认识的一位企业家也在努力鼓掌。她微微颔首,记得这位企业家是上海一家工具厂的厂长。

        会议结束后,尹杰谢绝了参加晚宴和颁奖晚会的邀约。

        在回家途中,她回忆起先前见到的那家上海工具企业的情况。近年来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大量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日趋下滑。华夏企业家的年会庆典费用不菲,这位忧心忡忡的企业家花钱购票入场,目的就是想亲耳听听行业领头羊们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看法,期望能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思路......

        她心里不由感慨,公司意味着什么?

        对员工而言,公司意味着养家糊口的收入,意味着屏蔽外界风浪的港湾,意味着心有所属的精神家园;对国家而言,企业意味着税收,意味着就业,意味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企业意味着财富,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公益事业,还意味着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生生不息。

        世人都津津乐道于企业家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收入高、地位高。可一旦经营出现问题,所有的矛头也都会直接指向企业家。可谁能真正体验他们身负的重责?在企业流动资金匮乏时,在同时面临着海外竞争对手的强力压制和地方小型企业的仿制追击时,在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他们辗转反侧夙夜难眠又有谁能够看到?他们千方百计寻找出路的惶然与挫折有谁能够体会?

        尹杰曾经拜访过一位深圳的企业家,年仅四十就华发满头。休闲时间闲聊的时候,对方坦言其努力的初衷只是“不能让跟随自己的人失望”。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