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认亲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认亲 (1 / 4)
        里长在兴奋了片刻后,也觉得自己失态了,于是马上调整情绪,请关豪入座:“恩公,这香皂真是你做的?”

        “嗯,我刚刚起床用你昨天给我洗澡的胰子做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还可以做得更精致一些,而且香味还可以随喜好更换。”关豪起身应诺。

        这番话让里长喜悦不已。作为一个靠“倒卖”皮货发家的生意人,这块香皂的市场价值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此刻对于眼前的关豪,他简直喜欢到要死。里长不仅觉得关豪眉宇间颇有自己年轻时候的神韵,而且还想将关豪认成自己的亲人。这样一来,他们王家的香火有了传承不说,以后单靠这个香皂,就能让他们王家在翔凤里屹立百年不倒!

        片刻之后,里长终于忍不住问起了昨天没有来得及问的问题:“恩公能做出此等神物,定非凡人。关于恩公之事,不知可否透露一二?也让老小儿长长见识。”这一问颇有点兜底的意思,里长是在打听关豪的底细,以便判断能否将其收为自己人。

        该来的始终要来的。关豪知道自己如果说实话,完全不符合明代人的知识范畴。关豪的一切经历对于他自己来说,都是完全超纲的,何况是对明朝人呢!所以,关豪很干脆地对里长说:“请里长放心,我绝非坏人,且不会害你们分毫!”

        此番话情真意切,极为中肯,再加上他本就救过翔凤里的孩童,确实不会伤害大家。

        对于这点,里长也是相信的。

        “那恩公仙乡何处?”紧接着,里长又问道。这次询问已经没有了戒备,反而好奇占更大的成分。

        听到里长问起来了,关豪见再也躲不过,只好编故事了!于是,关豪索性一半真一半假地编起了故事。任何事情只要说到半真半假,就容易让人相信。

        在关豪的叙述中,他成为了这样一个人设:父母原本是岳池人(这倒是真的),在元末战乱之时家园被毁,躲进翔凤山的山洞之中,遇一高人,便随其左右。在山中生下关豪之后,父母相继离世(这就是编的了),师父将关豪带大,并传授技艺12载(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关豪确实只用了12年),师父仙逝之后,尊其遗愿,一把火烧了所有物品,毫无牵挂地下了山(纯属假打),就遇到了春哥儿,才发生了后面的故事。

        这份说辞确实堪称完美!一切不符合情理的事情全部推给故事中的死人,这叫死无对证。

        讲完这个故事后,关豪特别想伸出两根食指,翘起兰花指指向地面,口称“完美”。这些都是受金老师的影响,在关豪的潜意识里,已经产生了无数的画面了!

        这番说辞,进可攻,退可守,给自己留满了余地。

        首先,说自己父母是岳池人,他并不知道师父是哪里人,那么就给他的口音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关豪的口音与明朝的四川话有区别,一旦有人问起,就完全可以推给一个外来的师父,就说是受师父影响,口音发生了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