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追溯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追溯 (2 / 2)
        话说到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四叔问我们要不要再回去看看?大头首先拒绝了,说他没有解画的能耐,就不回去了,其实是觉得没什么好处,懒得再去研究了。

        我犹豫了一下,说也不回去,画上的东西我几乎可以背下来了,等有了什么好想法再说。

        就这样,我们三个各自散去。我回到了西厢房,躺在床上又翻起那本《怪志杂记》,但发现怎么都看不进去,脑子里都是飞舞着的符号。

        第二天一早,我胡乱洗了把脸,就匆匆往书房赶,想看看事情有什么进展。

        结果刚来到前院,就看到迎面向我走来的二叔和七叔。在他俩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其中一个穿紫袍子的曾来过雷家,姓胡,是城西古玩店的掌柜。

        我过去和姓胡的打了声招呼,二叔同时介绍起另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说他姓白,是白居易的后人,九江最具盛名的书画大师。

        白居易曾在九江当过几年的司马,那首著名的《琵笆行》,便是在九江写的。我看这个姓白的也没比我几岁,但既然人家是名门之后,还真不敢小觑了。我赶紧和他行了礼,尊称他一句:“白大师”。姓白的似乎不怎么于交际,看到我这样,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的,说不敢当,不敢当,大家在共同切磋,共同切磋而已。

        很快,我们几个便到了书房,二叔似乎已经交待过了情况,这时也没说什么,沏了一壶茶之后,便把画卷拿了出来。

        胡、白两人随即对画端详了起来。我心知肚明自己不是那块料,也懒得再去琢磨了,索性就把目光放在了胡白两人的脸上,希望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出点什么东西出来。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胡掌柜首先开了口,他根据裱画的发旧程度判断,这幅画的年代其实算不上太久远,大概也就四五十年的样子,可以称为老物件,但绝对算不上古董。另外,他还补充说,画卷是很少埋在土里的,因为这种东西即使密封的再好,时间久了,也会自行褪色然后很自然的分解掉,所以他猜测,这幅画在地下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年。

        紧跟着,他又从古玩的角度分析了一下这幅画,他说画上既没有署名又没有落款,要说这是出自名家的手笔,估计没人会相信,像这种东西他是不敢收的,因为根本就卖不出去,最后只能砸在手里。

        至于那个白大师,他看画卷的时候紧皱着眉头,一看就知道情况不太乐观。白大师后来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他说要看一个人的功夫如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人家尽可能的施展一下,但如果这个人拿着刀去砍柴,你很难分辨出来他是真的身怀武功,还是有着多年打柴经验的樵夫。

        这幅画现在就是这个问题,如果上面是山水虫鱼之类的画,那就好办的多,他就算看不出作画是人,也能大致分析出个流派来,只可惜画上的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图形。你说这是书画名家画出来的东西也可以,是十几岁的孩童画的也可以,这就让他为难了。

        七叔跟着就问,说除了笔法之外,还能不能从别的方面看出些什么?白大师挠了挠头,说单从纸张和用墨来看,倒是挺普通的东西,换句话说,作画的人似乎对太重视,也有可能是因为很穷,买不起上好的纸墨。

        七叔又问白大师,说这画会不会是一张图纸?这话一出,倒是把白大师给问愣了,他哑然一笑,说这玩意是不是图纸,你们雷家最有说话的资格,怎么反倒问起他来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