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人才争夺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人才争夺 (3 / 5)
        而且谢依德的思想相对前卫,她是留学体系的受益者,知道跟她同一批的中国绝大多数顶尖学者都拥有留洋经历,所以大力鼓励出国留学。

        CUSPEA项目在中国官方没有放开私人留学许可时,是国内大学生直接赴美留学的绝佳途径,并不需要需要托福考试就能直接入学。

        因此,谢依德打算在复旦对CUSPEA考试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力争让更多的复旦学子能搭上这班快车留学。

        最后,周逸没有选择北上首都求学,还有私人的原因,就是不想离家太远,需要的话可以随时回家看看。

        再加上他喜欢现在的生活氛围,在复旦附中待得很愉快,将来走过一墙之隔大学校园读书的话,还能经常回母校看一看。

        从这点看,周逸心底还是一个念旧的人。

        到复旦大学就读少年班,他的父亲周建国非常支持,毕竟其就是从同一个校园学成出来,加上还有长辈谢依德的照拂,比独自北上要好。

        儿子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主见,周建国只能给以建议,但决定权还是握在周逸手中。

        既然要走CUSPEA项目出国,那么大学专业就得报考物理。

        不过复旦少年班吸取了中科大的经验,在大一时不分院系和专业,集体学习基础学科。到大二的时候,再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院系和专业,或者保留在少年班内独立成班继续混合型培养路线。

        第一届复旦大学少年班一共招收了115名学生,平均年龄15.5岁,除1名初三学生和21名高一学生外,剩余的全部都是高二学生。

        为何没有高三学生呢?

        因为他们马上就要高考,拥有了进入大学的机会,而且年纪超龄了。

        少年班的招生规则,就是只要高三年级以下的年轻学子。

        这届少年班唯一的初三学生就是跟周逸在计算机大赛上获奖的梁见章,而周逸则在21名高一学生行列之中。另一位获奖的沈南诚因在数学竞赛上拿了全国三等奖,获得了保送进入交大就读的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