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节
毫无疑问,《三国演义》的数字夸大了袁绍的实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若要突出某一方的强大就极力渲染,以至于有些过分。七十万大军,这是个什么概念?那得多少人?别的不说,单是后勤供给就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且古时候科技不发达,通讯尤其不便,要调动七十万大军谈何容易!要让七十万人整齐划一,共同进退,如心使臂那样灵活协调,几乎不可能。事实上纵观所有古代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真正超过十万人的都很少。

《三国志》记载的人数似乎也不可信,它所说的曹操的军队太少了。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也驳斥了这种观点,他承认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但同时也认为曹操不会只带那么点人马来抵挡袁绍。他还引用同是《三国志》的一段记载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三国志锺繇传》说,官渡之战时锺繇奉命为前线的曹军送去了二千匹马,但《三国志魏武帝纪》和《世语》却都记载曹操此时在前线只有六百左右骑兵。那这样一来,多出来的这些战马哪去了呢?

所以说以上两组数字对双方参战人数的记载似乎不太准确。《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晋朝人,晋源自于魏,他这样记载可能也是为了给曹操脸上贴金。另外这两组数字交待的双方人数比都为10:1,这个比例好像也不准。双方人数确实相差甚远,但应该还没达到10:1。袁绍虽然才略不及曹操,但也不是等闲之辈,如果他十倍于敌人还不能彻底取胜,很难想象他是怎样称雄北方的。裴松之认为兵法上说“十则围之”,如果袁绍军队真的十倍于曹操,那他一定会力争形成包围圈,围歼曹军。但所有史书都没有袁绍企图包围曹操的记载,只是说他强力推进,力求双方主力对决。因此裴松之认为,袁绍军队虽然远多于曹操,但还没到十倍于敌的程度。

项飞以前曾看过一篇文章(忘了题目和作者),该文说现在史学界能够接受并认可的双方参战人数是:曹军两万人左右,袁军十余万人。文章没给出推理过程,也没有解释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但项飞本人也觉得这个数字比较可信。如果哪位书友有详细的资料,还请不吝赐教。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不需争辩的,那就是此战袁绍投入的兵力远多于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袁绍大军开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逼近官渡,“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而曹操也分兵拒之(可见曹操的人马绝不会太少)。双方又打了几仗,这几次都是袁绍胜了,曹操只好退守大营,不再出战。

这才是袁绍想象的官渡之战的样子,看到战局进展顺利,他不禁有些得意。就在这时,分不出眉眼高低的沮授又来提建议了。他说,我军人马虽多但不及敌军勇猛,敌军的粮食和军资却不如我军充足。所以敌人想要速战速决,而对我军有利的则是持久战。因此我们“宜徐持久,旷以日月”,与敌人拼消耗,这才是万全之策。袁绍这烦!刚打了几场顺心的仗,你就又来了!恨得袁绍坚决不用沮授的建议。其实沮授这个建议还是他以前的一贯主张,即不赞成以决战的形式解决曹操,而是主张打持久战、消耗战。以前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袁绍就听不进去,现在仗打得这么顺,把曹操压缩到官渡一带,袁绍就更听不进这个建议了。

袁绍见曹操躲在大营不肯出战,就下令强攻。这时他的“谋主”之一的许攸攸提出个建议,他说您不用在这儿跟曹操拼命,派一支人马跟他相持,另派大军突袭许都,曹军一下子就得溃败;就算他不败,也会让他首尾难顾,疲于奔命,“破之必也”。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所谓兵法就是“奇道”和“正道”相结合的“诡道”,许攸这一计就是“奇道”。可惜袁绍不能用,他说:“吾要当先围取之。”看来袁绍也和曹操较上劲了,非先灭了曹操不可,别的都好说。许攸闻言大怒,许攸也是,作为谋士提建议是职责所在,至于用不用就是主公的决定了,用不着生气。许攸的“怒”在当时还没什么,后来却成了此战胜负的关键。

袁绍不同意许攸的建议还有一个原因。远在江东的孙策见两雄相争,觉得有机可趁,就主动联系袁绍,表示愿意趁着曹操后方空虚偷袭许都。应该说孙策这个时机选择得很好,以孙策之能,此计若是得行,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了。既然有这样一个能打的帮手出力,自然用不着袁绍亲自偷袭许都了。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孙策还没来得及发兵就遇刺了,不久去世,曹操算是侥幸躲过一劫。尽管孙策没帮上忙,但袁绍对曹操后方的统战工作却没停止,并收到一定的效果。汝南黄巾军残余势力刘辟背叛曹操,就得到了袁绍的资助和扶持。一时之间,曹操后方警报频传,前线又不断吃紧,形势非常不妙。

此时的曹军就像**里的一叶小舟,在风浪里起伏不定,虽然它还在努力挣扎,但说不定哪一个浪头就会把它击沉。在袁绍看来,分兵偷袭许都也好,打消耗战也好,都来得太慢,远不如面对面地击败曹操来得过瘾、解恨。他随即下令加大了进攻的力度。

曹操全军躲在大营里,袁绍打不着他。于是就下令在曹军大营外筑起土山,在土山上搭建起“橹”,(“橹”就是没有盖的楼),袁军的弓箭手站在“橹”里居高临下射杀曹军。这就相当于在曹营外建立了高空碉堡,只要袁军愿意随时可以登山放箭。一时间搞得曹军很狼狈,“营中皆蒙楯而行”,只要离开掩体就得背着盾牌,谁知道会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或者一堆箭。

其实此举的杀伤力有限,但却可以严重干扰曹军的日常秩序,极大地影响了部队的士气。这有点像现在战争中的狙击手,只不过袁军可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大张旗鼓、光明正大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袁绍打仗善用弓箭,他手下的弓弩手也经过严格训练,而且居高临下也占了不少便宜,就算曹军想还击也射不中目标。因为一样强度的弓能从高处射到低处,但却未必能从低处射到高处,所以曹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