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三国志》说吕布“遣将伪降”,就是说吕布指使几个人假装叛逃,投降夏侯惇。这几个人的身份不是“卒”,而是“将”,可能是几个小头目,也可能是中层干部,身份应该不会太低,否则根本接近不了夏侯惇。大战在即,敌人中干来降,夏侯惇当然高兴,就收留了他们。这几个人见夏侯惇对他们够意思,也很感激,作为报答,找了个机会把他绑架了,“共执持惇”。
奇怪的是,突击队员们控制了敌方主将后既不杀害,也不带走,而是迫不及待地开出条件。更奇怪的是,他们提出的条件很简单,就是要钱,没附加任何政治要求,比如撤军呀、释放**呀什么的。所以项飞觉得这件事可能就是一起绑票事件,而不是像《三国志》说的那样,是受吕布指使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恐怖袭击。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夏侯惇确实是被绑架了。眼看着大战在即,主将却被人绑了,这仗怎么打呀?夏侯惇军中震恐,士兵们人心浮动,将军们手足无措,一时间大家都没了主心骨。
越是这种情况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领导才能。就在大家乱作一团的时候,夏侯惇手下的将军韩浩挺身而出担起了这个责任。他先是带领本部人马包围了夏侯惇的大营,防止绑架者逃跑;然后要求各级军官约束好自己的手下,坚守岗位,不得乱动。这样一来军中稍安,过了一会,终于完全恢复了秩序。
这时韩浩又对已成瓮中之鳖的绑匪展开政治攻势,他说“汝等凶逆”竟敢绑架朝廷的将军,还想不想活了!我奉国家的命令来讨贼,能因为一个将军的缘故而放纵你们吗?然后他又流着泪,“涕泣”着对夏侯惇说,这是国家法律,我也没办法!韩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有法律规定:“不得拘质”,就是不准扣押人质,对这样的绑匪不准妥协,一概杀无赦。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当时的贵人后来的皇后阴丽华的家人被匪徒绑架,索要财物。阴丽华与光武帝刘秀夫妻恩爱,感情颇深,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模范夫妻,所以她的家人是一门显赫的皇亲,按说地方官员在处理这起绑架事件时应该谨慎从事才对。可是没有,地方官以律法规定“不得拘质”为由拒不妥协,采取强硬措施,发动强攻,利用武力解救人质。结果行动失败,阴贵人的母亲和弟弟被绑匪杀害。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官府根本无暇考虑治安,因此像这种绑票案件时有发生,一般交了赎金也就拉倒了。但尽管如此,不向绑匪妥协的法律条文还是存在的,所以韩浩才会说“这是国家法律,我也没办法”。说完这话,韩浩就下令部队准备战斗,摆出一副准备强攻的样子。
这几个绑匪一看韩浩态度强硬立刻就熊了,当即释放夏侯惇,缴械投降,“惶遽叩头”。他们说,我们就是想要点钱,然后就走,没打算伤害谁。(怎么看这几个人也不像职业**,吕布能派这样的人来?)韩浩可没因为他们的投降而放过他们,历数了这几个人的罪状之后“皆斩之”。
在这次事件中,韩浩处理得当,颇有章法,不但绑匪被消灭,而且夏侯惇毫发无伤,堪称挫败**突然袭击的典型案例。要知道韩浩是夏侯惇亲自出面从袁术那里挖来的,又一直是夏侯惇的下级,他能不顾夏侯惇的死活下令强攻,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是担着很大干系的。曹操知道事情经过后非常满意,特意把韩浩找来对他说,你的做法“可为万世法”,随即下令推广。在命令中,曹操要求从今以后只要有绑架人质的,“皆当并击,勿顾质”,不用考虑人质的安全,一概武力解决,决不谈判。《三国志》特意说明一句,从那以后“劫质者遂绝”。
其实以夏侯惇对曹操的重要性来说,大概无论绑匪开价多少曹操都能接受,但是曹操不愿意开这个先例。如果这次夏侯惇被绑架,曹操付了赎金,那以后别人被绑架怎么办?还付不付赎金?所以坚决不能开这个头。这道命令看似无情,其实是对大家的保护。它从根本上断了绑匪的念头:如果绑架人质不但拿不到赎金,还必死无疑,这样的买卖还有没有人愿意做?
现在的以色列就是这种方针。无论劫飞机还是绑人质,以色列****的态度就是不妥协、不谈判,一概武力解决,在这个前提下才考虑人质的安危。当然以色列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不过这个方针一直没变。虽然这与国际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有些出入,但也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以色列公民在境外被绑架的案子确实很少。这与韩浩解决绑架案的方法不谋而合,看来曹操说韩浩的做法“可为万世法”一点不错。
这里还有个问题:如果当时绑匪没有投降,韩浩会不会真地不顾夏侯惇的死活下令强攻呢?大概没人知道。
项飞看到这里忍不住以小人之心揣度,这事过后夏侯惇会不会给韩浩穿小鞋呢?要知道置上司的死活于不顾可是为官大忌,更何况是在军中,这已经不是影响仕途那么简单了。在战场上如果上级要除掉一个看不上眼的下级简直易如反掌,随便给他个不可能的任务就行了,就算他没战死沙场,也可以各种借口把他“以正军法”。
《史记》记载,“飞将军”李广在被免官后呆着没事,到处射猎。有一天李广路过霸陵亭,天已经很晚了。当时正好有宵禁,霸陵亭尉就把他拦住了。霸陵亭尉大概相当于派出所干警,李广被免官前是将军衔,那把小小的亭尉放在眼里?他的从人就对霸陵尉说,你看好了,这是“故李将军”,就是前任将军。偏巧这个霸陵尉那天喝大了,醉糊涂了,就顶了一句,“今将军”都不能夜行,何况你“故将军”呢!硬生生把李广留下,让他露宿一夜。没多久李广又被重新启用,封为右北平太守,抗击匈奴。没啥说的,李广立刻把这个霸陵尉征召入伍,一起上前线,然后找了个机会“斩之”。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在战场上上级对下级有着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威和便利条件,还好只是在战场上。所以俗话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上战场,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上战场,因为那里是地狱。
那么夏侯惇到底给没给韩浩小鞋穿呢?项飞查了一下书,没有。这一方面是因为夏侯惇为人敦厚,不是那种鼠肚鸡肠的人;另一方面,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曹操没过多久就把韩浩调到自己身边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