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节
诸葛亮死了,盖棺定论也有一千多年了,虽然一直都有质疑的声音,但这声音一直都不大,也不是主流。下面就说说项飞心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子。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虽然他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但也堪称人中龙凤、士中俊杰。他最突出的是他的战略眼光和治国理政的能力,其军事才能稍逊一筹,但这是与他自身其它能力比较而言。若以他的军事能力与同时代的其他人比较,他虽然算不上第一,但绝对是名列前茅。诸葛亮后来几次北伐无功而返,一方面是他自身能力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他的对手太厉害了,用陈寿的话说一个个都堪称“人杰”。最能体现诸葛亮战略眼光的代表作当属隆中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还是个“村夫”,能把天下形势看得如此清晰,分析得如此透彻,确实难能可贵,所以刘备立刻就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要说刘备也真不容易,被人家打得到处流浪,无处安身。他命运的转折点是赤壁之战,这一战之所以能取胜关键在于与孙权的联合,而联合孙权最早就是诸葛亮向刘备提出来的,所以刘备一生的转折点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得到诸葛亮那一刻。难怪刘备对别人说自己得到诸葛亮就是如鱼得水,看来此言不虚!

诸葛亮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贪恋权势、比如玩弄手段,但还是那句话,无亏大节。在法正得宠正当红的时候,诸葛亮不敢或不愿触怒他,甚至在有人向他举报法正并请他转告刘备时,他也不敢揽这个差事,还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从中和稀泥。当然诸葛亮不是怕法正,而是不敢冒犯刘备。其实这也是为官之道,算不上大毛病,与后来不敢劝阻刘备伐吴和对待李严的问题比起来,这更算不上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并明确分工让李严掌管军事。可刘备刚死,诸葛亮就玩弄手段,把李严留下镇守边关,自己则回到成都独掌朝政,并逐渐把李严的兵权夺过来自己掌握,最后终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蜀汉一人。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确实做得不对,颇受非议。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背上骂名,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的确确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工作也作出了不小的成绩,多多少少抵消了他的错误。如果他大权独揽后没有像样的工作业绩,也没有尽心尽力的工作态度,那后人对他的评价可能就大不一样了,至少他排挤李严这件事就会被人揪住不放。

尽管如此,诸葛亮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还是无愧天地、无愧己心的。实事求是地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诸葛亮如果想取代刘禅,虽然有些技术上的困难但应该不成问题。诸葛亮揽权、有野心,可他洁身自爱,时刻警醒自己,不被或敌人或朋友的诱惑、讨好、吹捧、糖衣炮弹所迷惑,坚决不肯越雷池一步。在他和李严关系密切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李严劝他称王并受九锡。虽然异姓称王并受九锡在当时颇受非议,但还不能就此断定这就意味着篡逆,最多也就是“疑似”。可诸葛亮还是小心谨慎地拒绝了,他有自己的底线,决不会给别人留下嚼舌头的因由。诸葛亮到死也只是一个“乡候”,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顺序,这只是个二等爵位。“候”还分为县候、乡候、亭候,其中最大为县候,其次乡候,最次亭候,诸葛亮的“武乡侯”只能说是二等侯爵,并不显赫,比起曹操、司马家族非公即王的爵位来,差得太远。

诸葛亮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耿耿忠心,也就是他的忠义。自从刘备把他请出山后,他就心怀感激,“许先帝以驱驰”,刘备死后他又受命辅佐刘禅,一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他忠于刘备家族也好,忠于汉室也好,这种遵守承诺,忠君爱国的思想都是值得肯定的。有人说“忠君”是封建思想的糟粕,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君”虽然只是一个人,一个个体,但他有时代表的是国家,是民族。就好像国旗,它不只是一块布那么简单,它有时就是国家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当国旗受辱时有那么多人明知寡不敌众也要挺身而出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国家。

关于诸葛亮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取代刘禅自己当皇帝的想法呢?项飞的答案是没有。本书曾多次提到鉴别一个权臣是否有篡逆之心的简便方法,就是看这个权臣是否有打算把权力交给自己家族的安排。(严正声明:该方法为项飞的专利发明,侵权必究。)举例说明一下。曹操虽然没有称帝,甚至也没废过皇帝,但他把魏王的爵位连同朝廷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后人说他篡逆。司马家族也是如此,尤其是司马师,他自己没有儿子,临终前就把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所以即使没有后来者的“受禅”,他们的这种行为还是被称为“篡逆”。反之,伊尹专权多年,可最后归政于商君,周公把持朝政,最后也把大权归还给周天子,所以他们是贤臣;霍光更不用说了,他甚至还废掉过一个皇帝,但他最后还是交还了大权,所以没人说他“篡逆”,反倒称之为国之栋梁。

诸葛亮就是后者。他临终时没有给自己家族的人任何权力,就连自己的学生姜维也没借着光,姜维后来能出头是他自己努力外加一点运气的结果。事实上诸葛亮老早就指定了自己的继任者,两军作战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荷倾国之重的诸葛亮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他在刚开始北伐时曾秘密给后主上了一份表,在表中他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这个“琬”就是蒋琬,诸葛亮与他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师徒之情,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和诸葛亮政治观点接近,而且能力出众。在继任者的选择上,武侯没有一点私心,全是为了国家。如果他真的对皇帝宝座有什么想法,只怕做不出这样的安排。

诸葛亮的情况有些特殊,不太适用于这条定理,因为他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八岁,即使诸葛亮想把大权交给他也不现实。所以有人就以此为由来反证诸葛亮并非没有篡逆之心,只是未得其便。项飞承认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就像它无法证明诸葛亮没有篡逆之心一样它同样也无法证明诸葛亮有篡逆之心。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三国演义》。老本的《三国演义》,罗本之前的那个,忘了是哪个了,对诸葛瞻战死绵竹的描写与流行的罗本略有不同。它说邓艾兵至绵竹,准备与诸葛瞻开战,开打前送了一封劝降信。诸葛瞻看了信考虑了一下,这让他的长子诸葛尚很不满,于是严厉的批评了父亲。他说这种事有什么考虑的,直接撕了信,斩了来使就完事了。他认为父亲考虑一下都是对国家的不忠。诸葛瞻很惭愧,当即撕书斩使,下令血战到底。罗贯中在改写《三国演义》时把诸葛瞻考虑这一段去掉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已经长大成人,他会不会把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呢?其实这种问题没意义,历史就是历史,发生的事就是“有”。没发生的事就是“没有”,没有如果和假设。就像白居易在《放言》里说的那样:“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诸葛亮做了那么多事,到今天尚且被人议论,更何况他还没做的事呢?讨论这些没有意义,也不会有结果。

总之从他做过的事来看,诸葛亮无亏大节,堪称忠义的典范。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