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
项飞认为要介绍孙权必须要先介绍孙坚和孙策,这既是与《三国志》的顺序相同,更是为了叙事方便。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三国志》说他是孙武子的后人。《吴书》(看名字就知道是为吴人写的书)上说,孙坚未出生前,他家的祖坟突然冒出“光怪云气”,“五色”,直上青天,蔓延数里。当地人都赶去看,奔走相告,认为“孙氏当兴”。孙坚的母亲怀他的时候做了个梦,梦到自己的肠子“绕吴昌门”。可把她吓坏了,就跟邻居大妈说了。邻居大妈就安慰她,“安知非吉征也”?
孙坚小的时候“容貌不凡”,而且“性阔达,好奇节”,小小年纪就做了县吏。孙坚十七岁的时候,坐船和父亲一起到钱唐,正赶上一伙海贼刚抢完财物在岸边分赃,过往的船只都停下来不敢靠近。孙坚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他父亲不同意,让他少管闲事。孙坚没不听,“操刀上岸”,用手比比划划,好像在布置人马准备袭击海贼。海贼见状以为官军来了,立刻扔掉财物,四散奔逃。孙坚“追斩得一级”。从此孙坚出名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虽然席卷全国的黄巾起义现在还没有爆发,但一些小规模的骚乱却时有发生。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92年),会稽人许昌(人名,不是地名)在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联合了数万人反叛(《后汉书》把他们的名字分别记为许生和许昭)。汉****立即派扬州刺史藏旻前去镇压,孙坚也带了千余人参战,结果大获全胜,孙坚因战功被授予盐渎丞,后来又调任盱眙丞和下邳丞。《江表传》说孙坚在这三个县表现很好,深得吏民之心。最重要的是,这期间有“好事少年”“数百人”投靠孙坚,孙坚对他们也非常好,“有若子弟”,这些人就是日后孙坚势力集团的雏形和骨干。
此时的东汉****宦官专权,腐朽昏庸到了极点,地方豪强乘机发展势力,不遵朝廷。一系列的民间起义不但没让他们清醒,反倒更加变本加厉了。终于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巨鹿人(今天的河北平乡)张角,他以传授“太平道”为名进行了十几年的准备,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传教为掩护、以宗教为组织手段的农民起义。《后汉书》说张角部三十六万人“皆著黄巾,同日反叛”。《三国志》记载“三月甲子,三十六万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对腐朽的东汉政权已经痛恨到了极点。
汉****立即采取镇压,同时为了防止被削职的“党人”加入到起义队伍中,也为了调集人手并削弱起义军的社会基础,大赦天下,“唯张角不赦”。以车骑将军黄甫嵩和中郎将朱俊为首的****军随即开赴到前线,朱俊一直很欣赏孙坚,这次出征也带上了他。孙坚手下除了那些“好事少年”还“募商旅”共千余人,项飞觉得这些“募”来的“商旅”颇有些抓壮丁的意思。这种事不只发生在“****”时期,在古代也屡见不鲜,唐代大诗人杜甫先生的名篇“三吏三别”中就提了到这种事。而且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哪有那么多“商旅”可“募”?
孙坚作战勇敢,“所向无前”。《吴书》记载,孙坚有一次乘胜深入,结果“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丛中。当时都杀乱套了,谁也没注意到他。等回到大营中,大家才发现孙坚不见了。正在焦急万分时,他骑的马跑了回来,“刨地呜呼”。众人觉得奇怪,就跟着马走,最后在草丛中找到了孙坚。孙坚被救回大营,养了十几天才“创少愈”。还有一次在攻打宛城时,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然后他的士卒才逐渐跟上,最后破城。
“身当一面”是说孙坚当时是个头目,负责攻打宛城的某一个方向。一个负责人,一个将领在作战时奋勇向前当然是好事,可以激励士卒,激发斗志。但反过来说,将领毕竟不同于普通士兵,他除了冲锋陷阵外,还有指挥调度的责任,一旦阵亡或负伤不能履行这个责任,部队就会陷入被动,这就是“千金之子,做不垂堂”的含意。可是孙坚没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一直身先士卒,为他最后战死疆场埋下了伏笔。若不是其子孙策明略过人,只怕孙氏一族在他死后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此战之后孙坚凭战功被拜为别部司马。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朝廷派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假节”,西讨金城。金城的边章、韩遂一直不服朝廷,“作乱”,时任凉州中郎将的董卓征讨了多年也无结果,这次朝廷派张温西征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张温临行前“表请”孙坚“与参军事”,看来孙坚的军事才能这是不同凡响,连位居三公的张温都注意到他了。
张温带着孙坚一路西行,最后大军驻扎在长安,随即张温“以诏书召”董卓(张温当时是“假节”出征,所以可以“下诏”)。董卓与边章、韩遂打了好几年,彼此都很熟悉,张温找他来了解一下情况也很正常。可是董卓很不给张温面子,“良久”才到。要知道张温是用“诏书”召他的,董卓的行为不只是不给张温面子,更是不给朝廷面子。事关朝廷威仪,张温脾气再好也不得不批评董卓几句,没想到董卓根本没看得起堂堂司空,甚是不敬,“应对不顺”。
当时孙坚就坐在张温旁边,他见董卓如此嚣张终于**,立刻上前对张温耳语说:“董卓不怕您治罪,还在这里口出狂言。就按照军法中‘召不时至阵’这一条杀了他!”张温有些犹豫,他说董卓在这一带很有威名,我们还要依赖他,如果杀了他,我们大军就会失去依靠。孙坚说,您率“天兵”出征,威震天下,您代表朝廷,用不着依赖谁。随即又列举了董卓的三条罪状:一、轻上无礼;二、阻挠征讨,“沮军疑众”;三、多年征讨无功。可是张温是厚道人,不肯就这样杀了董卓,终于没采纳孙坚的建议。
后来董卓知道了这件事,对孙坚不由得产生了恨意和惧意,可能还有一丝敬意,这一点可以从后来他曾经主动提出与孙坚和亲一事上得到印证。《江表传》记载,董卓专权后,引起诸侯讨伐,孙坚“拊膺”叹息:“张公昔从吾言,朝廷今无此难也!”张温没杀董卓,可董卓非但不感激他,反倒怀恨在心。后来董卓掌权,就让人诬陷张温谋反,“笞温于市,杀之”。不知道张温临刑时会不会像孙坚一样后悔当年没杀董卓,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此战之后,孙坚被拜为议郎。这时长沙有个叫区星的人自称将军,聚众数万人叛乱。朝廷于是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镇压,结果“旬月之间”孙坚就消灭了这股势力。长沙的叛乱虽然被镇压了,但在零陵和桂阳还有人造反响应区星。于是孙坚作了个大胆的决定:“越境寻讨”。《吴录》记载,当时孙坚的主簿劝谏,说这样做朝廷会怪罪。孙坚没理他,说即使因此被治罪也“无愧海内”。于是进兵,大获全胜,“三郡肃然”。此时的汉****已经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越境击贼”这样的小事,反倒因为孙坚战功卓著封他为“乌程侯”。由这件事可以看出,孙坚为人确实莽撞,当然他可能也算准了朝廷现在顾不上这类小事,才敢越境击贼的。
不久汉灵帝驾崩,随即董卓专权。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朝政大乱,天下大乱。真搞不懂,董卓为什么要如此祸害天下,好像他也知道自己掌权时间不会太长,于是抓紧时间败坏天下。就好像用非法手段弄来钱的贼一样,大肆挥霍,生怕钱没花光就被发现,所以一定要在被抓住前把钱花光。可能就因为此,这种人被称为“国贼”,这种行为被称为“窃取天下”。
董卓的行为激起了各地诸侯的不满,他们“举义兵”欲讨董卓,孙坚也参与其中。当时的荆州刺史王叡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看不起孙坚,于是孙坚在途径荆州的时候把他杀了。
《吴录》记载,早在孙坚“越境击贼”的时候,就与王叡见过面。但王叡因为孙坚是武将而“言颇轻之”,搞得孙坚很不爽。这个王叡与当时的武陵太守曹寅关系也很紧张,而王叡也打算参加这次讨董卓,他还打算借机除掉曹寅。可见当时社会动荡到什么程度,诸侯之间动不动就开战,都是为了私怨。不知道王叡是真想杀曹寅还是就想吓唬他一下,反正他放出风说要先除掉曹寅。曹寅知道后很害怕,他是一个太守,实力远不及身为刺史的王叡,可他也不能束手待毙,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曹寅假冒光禄大夫温毅的名义给孙坚下了一道密令,列举了王叡的罪行,并让孙坚除掉他。曹寅为什么选择孙坚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是他知道孙坚与王叡有矛盾,也可能孙坚的实力足够大,更可能是因为孙坚“憨”。孙坚的“憨”和曹操的“奸”在当时是出了名的,连董卓都称孙坚为“小憨”。可是从孙坚后来的表现尤其是除掉王叡的表现来看,他可不是真“憨”。
孙坚接到密令,正中下怀,即使看出是伪造的也不会说破。他立即出兵,等到已经兵临城下时,王叡才得到消息。他急忙登上城楼查看,还派人去问这是谁的兵,想要干什么。孙坚躲在队伍里没露面,打发士卒回答说,我们打了这么多仗,可是没得到什么赏赐,现在到您这里就是想“乞”些军资。王叡竟然信了,还摆出朝廷大员的架子,说:“刺史岂有所吝?”下令打开库藏让士兵自己进去拿。可见当时乱到什么程度,士兵打家劫舍,攻城取物,与盗贼何异?而刺史大人竟然信了,由此可知这种事在当时多么普遍!王叡慷慨大方,可能也是迫不得已,若不答应只怕大军就要攻城了。不过他也太大方了,下令打开库藏,让士兵自己动手,看看刺史大人“有所遗不”?不但让你们随便拿,还要让你们知道刺史大人一点都没藏私。
王叡传完令就从城楼上下来了。刚一下来就看见了藏在队伍里的孙坚,不由大吃一惊:“兵自求赏,孙府君何以在其中?”王刺史的脑筋真是不够转,到了现在还不明白。还有一点更重要,就算看见孙坚也要假装没看见。要知道真是散兵打劫那还不算严重,可如果身为长官的孙坚带队打劫那性质就不一样了。所以就算孙坚真为打劫而来,刺史大人如果看到也只能装作没看见,否则就要被杀人灭口了。孙坚取出“密令”说,我奉命“诛君”。王叡还不服,问道:“我何罪?”孙坚回答“坐无所知”。然后就逼王叡吞金自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