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节
        刘备到了白帝城就病倒了,也难怪,六十出头的人了,连惊吓带窝囊,也禁不起折腾了。章武二年十月,他可能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下诏让诸葛亮从成都来白帝城。诏书刚发出去,孙权就派人来请和了。真怪,孙权打胜了,不乘胜追击,反倒又来请和。《三国志》说孙权“甚惧,遣使请和”,孙权都已经胜了,刘备一时半会缓不过劲来,不知道孙权“惧”什么?大概是陈寿给刘备脸上贴金吧?这次刘备同意了,“许之”。这是何苦呢?一开始就“许之”该有多好,也许历史就要改写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刘备甫一称帝就征伐东吴,不顾国内人心未附。一些反对派一直在等待机会,伺机而动,现在他惨败的后果立刻就显露出来:猇亭之战同年十二月,刘备手下的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举兵拒守”。这只是个前奏,更大规模的反叛还在后面。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诸葛亮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白帝城。君臣上次见面,正是刘备统率千军万马出征的时候,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现在的刘备却躺在了病榻上,病入膏肓,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他不久于人世。不知道君臣二人这时相见会是怎样的心情?

        刘备叫诸葛亮来的目的就是托孤,一同受托的还有尚书令李严。李严由一名降将而成为受命托孤的重臣,其能力和才干之出众由此可见一斑。刘备临终前授予李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就是说刘备把军权都交给李严了。请注意,按照刘备的遗命诸葛亮不应该有兵权,可后来手握蜀国重兵的偏偏是诸葛亮,而不是李严,这也是现在一些人诟病诸葛亮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一点会在介绍诸葛亮的时候详细评说。

        刘备托孤诸葛亮,以李严为副,这很正常。历史上很少有顾命大臣只有一个的情况,这也是帝王控制权臣产生的一种手段。但他托孤的方式却很特别,《三国志蜀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言一出,素以沉稳、镇定著称的诸葛亮也大惊失色,《三国演义》说他“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的反应虽没如此夸张,却也是“涕泣”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这话说的是很吓人,就有点像前文刘表说要托荆州于刘备一样,似乎诸葛亮一个应对不善就可能被“咔嚓”了。但按常理揣度应该不会,刘备大老远把诸葛找来不会只是为了“咔嚓”他,如果那样的话,一道诏书就可以了。刘备托孤的这番话,除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说过。那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有人认为刘备这么说是为了坚诸葛之心,固孔明之志。但项飞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凡托孤之臣,第一要素就是忠诚,这一点不能通过,其他优势再明显也不会被授予如此重任。而且以刘备“知人”之明,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还对诸葛亮进行考察,更不会在此时还试图“坚诸葛之心,固孔明之志”。

        毛宗岗在点评《三国演义》时认为刘备知道刘禅“无用”,故有此语。可项飞认为这个可能性虽然稍大,但也未必是刘备的真实意图。刘禅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无用”。诸葛亮在给刘备的信中曾汇报过刘禅的学习情况,并给与高度评价,说他“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而刘备对刘禅的表现也很满意。刘备为汉中王时就立刘禅为王太子,称帝后又立刻册封他为皇太子,可见刘备还是很看好刘禅的。如果刘禅真的“无用”,以刘备知人之明应该会发现,同时刘备有好几个儿子,重新选择接班人还是有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刘备这番话似乎也不是病重之下的胡言乱语,根据他当时的一些举动来看他还是很清醒的,除非他是间歇性发作。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彻底放心。虽然诸葛亮通过了刘备初步的考察甄别,但刘备心中隐隐还有一丝疑虑,当然这可能是刘备多疑了。这一丝疑虑更多的是一种感觉,找不到证据支持。刘备身边除了诸葛亮和李严再也找不到可以托孤的人了,只好将就了。他虽然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但却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这可能是李严的军事能力高于诸葛亮,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刘备信任李严更多一些。事实上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诸葛亮后来确实把蜀国的一切权利都抓到了自己的手里,李严的兵权被一点一点地剥夺,直至最后被贬为庶民。可是这种可能性似乎也不大,如果刘备真的不是很放心诸葛亮,那就干脆让李严为首辅,诸葛亮为副多好,省心又省力。

        排除了这些可能之后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刘备的话是说给诸葛亮,但却是让刘禅听的。他的本意很简单,就是想给刘禅一点压力,让他好好干。如果这话当面说给刘禅听,未必会有多大效果,更何况刘禅当时不在身边。现在他的意思以君臣对话的形式传到刘禅耳朵里,一定会给他极大的震撼。刘备非常有脑力,他果然如愿了,只是刘禅的反应超出了他的预料:刘禅对诸葛亮不只是“敬”而是“畏”了,反倒有些畏手畏脚,不敢施展。

        随后刘备又给他的继任者刘禅下了一道遗诏,遗诏不长,但是情真意切,让人泪下。他说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即使死也“不恨”了,但是放心不下刘禅等几个孩子,“但以卿兄弟为念”,他还为诸葛亮提到刘禅的进步感到欣慰,甚至还推荐了一些书让刘禅看。刘备将死之时流露出的父子之情着实让人感动。遗诏中还给刘禅提出了做人、做帝王的道德准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这两句话在后世广为流传,尤其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句,还被很多人挂在墙上,藏于心中时刻以此来提醒自己,甚至成为高洁之士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刘备的大限到了,临终前他叫来儿子鲁王刘永嘱咐道:“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就是要求包括刘禅在内的刘永等兄弟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诸葛亮,这是刘备最后一次使诸葛亮“尊”,也是最高级别的“尊”,这也验证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无限信任。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殂”于永安宫,享年63岁,随后被追谥为“昭烈皇帝”。陈寿在曹操死的时候用的是“崩”,孙权死的时候还用了个“薨”,而刘备只给了个“殂”。

        刘备的一生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生。他没有曹操那样富有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孙权那样勇猛善战,开疆拓土的父兄,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打拼来的。从“织席贩屡”的无名之辈到雄霸一方的开国之君,虽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也堪称人中极品,真应了那句话“英雄莫问出处”!他几次创业几次被打垮,撇妻舍子,狼狈逃窜,寄人篱下,郁郁不得志。但他百折不挠,奋发图强,最后终于“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他的经历很有意义,尤其对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来说更值得学习。

        陈寿说他“机权干略”比曹操差一点,所以他的“基宇亦狭”,而且他几次叛离寄主不是因为他有野心,而是因为不容于寄主,他这样做“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不知道这是晋朝统治者的结论,还是陈寿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刘备太普通了,不是那个因“髀肉复生”而黯然神伤的刘备,不是那个让吏民心甘情愿跟他逃难的刘备,也不是那个位登九五的刘备。

        刘备称帝就是想延续甚至复兴大汉正统,但是他没做到,他的继任者也没做到,就连他所建立的“汉”也被后人称为“蜀汉”,有别于“西汉”“东汉”,也就是没承认他的“汉”是正统。这是因为“蜀汉”太小,而且存在时间太短,这不是刘备的错。

        我们知道历史没有假设,但项飞写到这里还是忍不住掩卷沉思:如果刘备不死,最后他打败曹魏和东吴,那时刘备会请出汉献帝或者献帝的后人做皇帝吗?还是自己做?谁知道呢?留给各位书友讨论吧!欢迎发帖讨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