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刘璋也没有坐以待毙,他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人拒敌于涪城,结果却被刘备杀败,只好退守绵竹。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张任,史书说他“有胆勇、有志节”,而且很会打仗。在《三国演义》中他也是一员猛将,设伏射死庞统就是他的计策,在诸葛亮出场前没人能降伏他。

        刘璋闻报,又急忙派李严“督绵竹”。没想到李严来了没多久就率众投降了刘备,刘备对李严也很不错,立即拜他为裨将军(当时****认可的刘备官职也不过是左将军),而且以后对他也一直青眼有加,刘备临死托孤时的文官就是诸葛亮和李严。

        绵竹又丢了,张任等人只好退保洛城。李严投降之后,刘璋谁也信不过了,只好派自己的儿子刘循督战洛城。这时的刘备“军益盛”,于是进围洛城,刘循、张任等人苦苦支撑了一年。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一、除关羽留守荆州外,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赶来增援刘备;二、庞统在指挥攻打洛城时“为流失所中,卒”,庞统死时很年轻,只有三十六岁。他的死让刘备痛惜不已,“言则流涕”。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得到增援的刘备终于攻破洛城。张任被擒,刘备爱其才想要劝降他,却被拒绝。张任厉声说:“老臣终不事二主”,于是刘备“杀之”,并且“叹息”。

        刘备一刻也没耽搁,立即进兵成都。成都城中此时有精兵三万人,粮食可支二年,最重要的是民心,城中吏民都很支持刘璋,“咸欲死战”。可是刘璋虽然很得吏民之心,却不得官员之心,越是高官越不忠于他,以前的张松、法正、李严等人就不说了,眼下成都被围,在这关键时刻他手下的蜀郡太守许靖竟然要跳墙出城投降!还好被及时发现了,刘璋的反映出人意料,他没杀许靖。真无法判断刘璋是仁慈还是暗弱,但仁慈过了度就是懦弱。也可能他已经打定主意想投降了,这样做是给自己留后路。同时刘璋又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百姓经历战火,于是他最终选择了投降。

        在成都被围数十天后,刘璋打开城门出降,他出降时“群下莫不下泪”。刘备和刘璋在成都城外再次见面,此时距两人上次在涪城亲切、友好的会见相隔整整三年。人还是那些人,只不过主客易势,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三国演义》这样描写:刘备握着刘璋的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个人认为这段描写是老罗的一处败笔,仗也打了,地方也夺了,现在却哭哭啼啼地说什么“不得已”,感觉太假,特虚伪。如果要突出刘备的仁义,还不如写刘备说什么也不见刘璋呢,这样更让人信服。

        刘备也算对得起刘璋,没难为他,还把他安置在南郡的公安,并且还让他把家财都带走,连他曾经佩戴的“振威将军”印绶也一同带走了,反正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拿着过干瘾吧。还在刘璋的请求下把他的长子刘循留在成都,并拜为奉车中郎将。

        在刘备刚一起兵伐蜀的时候,曹操手下的谋臣赵戬就做出预言:刘备快完蛋了。他认为刘备“拙于用兵”,而且“每战必败,奔亡不暇”。更何况蜀地虽小可是地势险峻,很难征服。可事实是刘备真的打下了成都。那么他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呢?

        项飞认为有这么三个原因:第一、刘备并非“拙于用兵”。以前他之所以“每战必败”,那是因为他的势力太弱小了,而且对手更善于用兵,比如曹操。这次的刘璋在用兵上就弱得多,虽然郑度给他出了个“坚壁清野”的好主意,可他却不能用。而刘备的势力也比以前大多了,手里有了可用之人、可用之兵,打起仗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第二、蜀地虽险,但刘备却是有备而来。他为此役准备了很久,既有内应,又有向导。最重要的是刘备在蜀人心中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形象,聚拢了人气,征服了民心。第三、刘备以攻击张鲁为名,兵发葭萌关,然后突然回兵,直取成都,打了刘璋一个措手不及,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抗。这些可能是刘备夺得益州的主要原因吧!

        送走了刘璋,刘备开始犒赏将士。当时“蜀中殷盛丰乐”,刘备的犒赏也绝对堪称大手笔。他把成都城中的金银、粮食、蜀锦都分给了将士,还觉得不过瘾还要把城中屋舍和城外园林、土地也分了,最后在赵云的劝阻下才作罢。然后刘备又“自领”益州牧,就是未经朝廷认可,自己封自己为益州牧,也就是三年前他上表为刘璋请封的那个职位。这一年,刘备53岁。

        刘备在益州牧的位置上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重用了一批刘璋时期的官员。刘璋所信任的、刘璋的姻亲还有他所排挤、忌恨的人,都被刘备放手使用,“尽其器能”。一时之间,那些有本事的人竞相跑来投靠。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正当刘备野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孙权派诸葛瑾来了。其实也没啥事,就是想讨回被刘备借走的荆州。可是荆州对刘备来说非常重要,既是他进讨两川的根据地,又是扫平中原的出发地,当然不能还。于是刘备就告诉诸葛瑾,等我得了凉州就归还荆州。嘿嘿,看来刘备也是被逼急了,使出无赖手段了。

        孙权得报大怒,荆州对你刘备来说重要,对东吴就不重要了?!他立刻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也不示弱,领军五万,兵发公安,同时令关羽进军益阳。双方部队都进入战备状态,战事一触即发。

        这是刘备得到情报,曹操已经平定汉中,汉中的张鲁逃跑。刘备闻报不由得担心起来,因为汉中离蜀地很近,曹操得了汉中很可能就势进军蜀地,自己立足未稳,只怕要有一番恶战。于是他急忙与孙权讲和,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分了几个郡给东吴,算是暂时平息了孙权的怒气,稳住了这个盟友。然后刘备立即回兵,准备抵挡曹操,同时派黄权去接应张鲁。

        没想到,刘备的大军还没到张鲁就投降曹操了,更让刘备没想到的是,曹操竟然没有乘势取蜀,而是班师回兵,只留下夏侯渊和张郃屯守汉中。这让刘备松了一口气。

        不过夏侯渊和张郃也没让刘备消停,他们经常过境骚扰,到后来甚至还想把刘备一侧的边境居民迁到汉中来。刘备终于**,派张飞攻之。曹军则派张郃前来迎战。

        双方相拒五十余日,最后张飞获胜。张郃惨败,“弃马”爬山路,只带了十几个人逃了回去。此战之后,曹军不敢妄动,边境暂时安宁。

        可没多久刘备又挑起了战事。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法正等谋臣的劝说下,刘备经过充分的准备兵发汉中,要夺取这块曹操刚到手的肥肉。没想到夏侯渊不愧为曹魏的名将,刘备开局不利,他手下的将军吴兰、雷铜兵败阵亡。刘备也不敢轻进,领兵屯于阳平关,与夏侯渊和张郃对峙。

        双方都在寻找战机,一招制敌,就这样在对峙中进入了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渡过沔水,在定军山下扎营。夏侯渊也立刻赶来“争其地”,双方各依山势安营。客观地说,刘备在用兵上略逊于曹操,但比其他人还是稍胜一筹,夏侯渊虽是魏之名将,可还不是刘备的对手。建安二十四年正月的一天夜里,刘备突然对曹军大营展开猛攻。当时曹军大营分为东寨和南寨,夏侯渊派张郃守东寨,自己带“轻兵”守南寨。结果东寨那边压力较大,张郃“军不利”,于是夏侯渊又把自己所带的“轻兵”分出一半支援张郃。这一来可中了刘备得计了,夏侯渊本来就带的是“轻兵”,这又分出一半,战斗力立刻锐减。刘备趁机集中力量猛攻南寨,“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夏侯渊,夏侯渊本人也战死疆场。

        谁说刘备不会用兵?这一仗打得多漂亮。以前刘备败多胜少,很大原因是他势力太小。没兵没将,再好的战术布置也用不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