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神奇胶布 (1 / 2)
父亲一边和“帽子爹”闲聊,一边去撕开手上的胶布,那是前几日干农活不小心受伤贴上去的,胶布已经被水泡湿了要换一张。父亲小心翼翼的捏着胶布的一头,轻轻向后揭开,一条长长的伤口赫然出现在眼前,里面的肉外翻,胶布所贴之处呈现出白深深的肉,伴随着父亲嘴角不知觉的抽动,嘴里还轻轻的吸了一口凉气,胶布被撕了下来。
父亲笑着说:“这胶布钥匙粘上去就能痊愈就好了,这样人也少受不少罪。”“帽子爹”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沉吟良久道:“大哥,你不是第一个有这个想法的人啊,我曾经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胶布的事!”
那是在民国时期,各地军阀混战,自立山头,成年男子都被征兵带走,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孺。田里的活也没人干了,庄稼没有了收成,牲口也无法喂养,自然是民不聊生,百姓常年饥肠辘辘,食不果腹。
这种状况在辽北的这个小村庄尤为严重,这个村里基本都是些老弱病残,生活颇为疾苦。这村子里有个姓“胡”的人家,这家男人和儿子都应征打仗,就再也没从战场上回来,只留下母女二人相依为命,母亲李氏,女儿叫胡月。
这天和往常一样,李氏牵着三六岁女儿的手,去外面找吃的。眼前一副枯黄破败的景象,树上的树叶已经被人摘吃光了,树皮也被大面积的撕扯下来,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有些树下还靠着几个死人,田地里空荡荡的看不见任何庄稼,附近沟壑早已干涸。不远处一群人围着一口大锅,锅里咕嘟咕嘟在煮着什么,她们知道,这是在吃“驴肉”,她们不敢靠近,又折返回了家中。
何为“驴肉”?“帽子爹”抿了抿嘴深深地抽了一口手里的旱烟袋,说道:“哪有什么驴肉啊,在那样的年代,饿死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也许你在路上走着走着,旁边的人就忽然倒下了,不用惊讶,这就是饿死的,时间一长也就麻木了。没办法,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能吃的都吃光了,实在没得吃怎么办?人总是有求生欲的,现在就只有人了,那只好打起了吃人的主意。可是自己的孩子亲人如何下得了手?那就易子而食吧,交换着吃,这样也不会膈应。那吃的时候总不能叫人肉吧,索性就叫“驴肉”吧,那时候经常会有同村的人敲门,询问要不要换“驴肉”吃,其实那就是换着吃人肉啊!”
再说这对胡家母女回到家中,两人的因为长期饥饿已经严重浮肿,身上的皮肤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坑。这已经是第五天没有吃的了,女儿很懂事,不哭不闹。母亲抱着女儿,背靠着门坐在门口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就在李氏已经意识模糊之际,一个声音喊醒了她,她揉了揉眼,只见来人手握拂尘,头戴道帽,脸型瘦削,眼神坚毅,着一身青灰色道袍,俨然一副道士的打扮。李氏直到是来人要化缘什么的,耸了耸肩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一无所有,无法提供,便耷拉着脑袋不再理会。
道士再次喊起了她,李氏一脸疑惑,不明白他想要干什么。道士也不在意,只见道士从怀中取出一把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胳臂上切下来一块肉,鲜血马上从伤口处流了出来,道士忍着痛又从怀中取出一张胶布贴在了伤口之上,伤口处居然渐渐长出了肉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愈合,不一会儿竟然完好如初,看不出任何伤口的痕迹。
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李氏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心情从紧张到焦虑再到惊奇,到再次恢复平静,这一切仿佛是个梦。等他反应过来时,哪里还有道士的身影。女儿还在怀中熟睡,但是手中的胶布和地上的血迹告诉她,这一切并不是梦。
李氏攥紧胶布,安顿好女儿,来到了里屋,关上门窗。拿起刀对着自己的胳臂,几次要挥刀下去都停了下来,脸色憋的通红,最后朝着女儿睡觉的地方看了看,心一横,手上一用力,一块掌心大的肉从胳臂上被削了下来,紧随其后的就是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感,鲜血立刻从伤口部位涌了出来,李氏闷哼了一声,咬紧牙,不敢吵醒熟睡中的女儿,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了出来。李氏赶紧放下刀,拿起刚才的那张胶布朝伤口处贴了上去,说来奇怪,这胶布一贴上去,伤口顿时不再疼痛,伴随着阵阵清凉让人身心放松。
当李氏再次低头查看伤口的时候,伤口竟然已经愈合,撕下胶布,只留下胳臂上的血迹。让李氏大感惊奇。
李氏欣喜,搽拭干净血迹,小心藏好那块胶布,拿起那块从自己胳臂上取下的肉,做了几年来第一道荤菜,这也是她们母女这几年来第一次尝到荤腥。
随后的几个月里,外面虽然依旧恶嚎遍野,可李氏母女依靠这块神奇的胶布活了下来。李氏明白,此等神奇之物切不可向外界透露分毫,所以母女两深居简出。连女儿都不知道这块胶布的存在。每次女儿询问肉是哪来的,李氏总是胡乱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久而久之,女儿也就不在询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