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一片丹心杨奇文 (1 / 6)
杨建安,生于北宋绍圣五年冬,也就是公元1098年,其父杨奇文是当朝正六品的奉直大夫。
杨奇文年少中举,官场得意,只是到得三十四岁,方才得子,于是喜不自胜,取名杨建安,希望他以后能建功立业,安身立命。
恰巧这一年,北宋取得了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宋军大破西夏30万大军,就是著名的平夏城之战!
当时宋朝经历几代积累,又加上宋哲宗赵煦年轻气盛,注重武备与外伐,誓要做一位开疆拓土的明君,他下旨命鄜延路经略使吕惠卿在西夏境内修筑平夏城,意欲“据形胜以逼夏”。
西夏梁太后闻得此讯后,亲率30万大军前来围攻。西夏攻城十三个昼夜,死伤数万人,梁太后见取胜无望,以刀划面,痛哭而归。
宋军则趁机发动反击,取得重大胜利!平夏城之战一举扭转了两国的军事格局,宋哲宗赵煦龙颜大悦,下旨休朝三日,举国同庆,自此后,西夏再无嚣张之本,屡次派遣特使,请命乞和。
杨奇文觉得儿子杨建安的出生就是福兆,从此更是疼上加疼,把他当成是掌上明珠,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谁知刚过两年时间,也就是北宋元符三年,宋哲宗赵煦竟猝尔驾崩,年仅二十五岁。
这个刚强且聪慧,致力于富民强兵的年轻帝王,还没来得及向他的偶像汉武帝学习,就这么龙驭宾天了,连个儿子都没有留下。
朝廷不可一日无君,以向太后为首的一群大臣,提出让端王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另由参知政事韩忠彦负责处理先帝殡丧事宜。
正当举国都沉浸于失去这位年轻的君主时,北辽坐不住了。
宋辽夏鼎立几十年,如今形势陡变,北辽自然是如坐针毡,意欲干预宋夏战争的潜在动机表面化起来。
对于北辽来说,宋朝吞掉西夏绝不符合北辽的战略利益!他们眼红于宋朝对西夏取得的巨大军事胜利。毕竟,西夏也曾是北辽名义上的属国。
于是北辽派遣出一支神秘的使臣团,进入了东京城中。
这些北辽使者抵达了东京城后,不断的出入朝内大臣府邸。东京城内皇帝新丧,群龙无首,一时间,局面波谲云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