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 (3 / 6)
当时朱珍手下有一个叫张仁遇的偏将对朱珍说:“为了更好的管带军兵,今后遇到有违反军令的人,请允许我们先斩后奏。”(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张仁遇提出这种要求的动机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他是为了加强军官对士卒的管理,但朱珍从对方的要求中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
我们说过朱珍很会带兵,他当然知道下放专杀之权的利与弊。这样做短期之内肯定会迅速整顿队伍的纪律,而这对一支新招募的军队来说尤为重要,但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军队的管理,因为一支军队只需要一个声音说话,这个人就是一军主帅。
朱珍的反应很冷冽,他只说了一句话:“偏将也想要行使专杀之权吗?”(偏将欲专杀邪?)
说完便下令将张仁遇当众斩杀。
朱珍的这一举动震慑了全军将领,却得到了士兵们的拥戴,使朱珍迅速赢得了军心。
紧接着朱珍迅速制定了一整套的军规,确保了自己对这支军队的绝对控制,在今后的作战中这支军队将帅们甘心听命,士兵们勇往直前,发挥出极大的战力。
朱珍的征兵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毕竟前面有齐克让的例子摆着呢,山东境内的大小军团们很识趣地都把他们当成空气,视而不见。
但也有不识趣的,那就是平卢节度使王敬武的青州兵。
王敬武这次想要给朱珍来一下狠的,让对方长长记性,省得以后老是到山东来撒野。
为此,他派出了步骑二万大军,在金岭驿立起三座营寨,挡住了朱珍的去路。
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力量对比:首先青州兵占主场,出动了两万名装备优良的步兵和骑兵部队,力量上占绝多优势;反观朱珍,他本就人生地不熟,战场也是对方选定的,带领的还是一万多新征来的大兵,而且这些人还没有配齐装备,这场战役怎么看都是要打输的样子。
对于这场必赢的战争,王敬武却并没有把事情做绝,他奉行先礼后兵的原则,打算先跟对方打打口水仗,如果能把对方劝降那就最好不过了。这种做法说得文雅一点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对朱珍说:“我们山东人普遍好客,但你做客的方式不太友好。这样吧,你把吃进去的兵源都吐出来,我放你回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