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斩其王,灭其国!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三章:斩其王,灭其国! (1 / 2)
        势为成大事之根本,不懂审时度势在一些变革之中会成为牺牲必要的齑粉,懂得了观察大势才能有力可借,有了更多成事的把握。

        李信戎马一生,虽然是近期混得不如意,可是他好歹也成为过显贵,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各种经验,并且十分的丰富。

        李氏祖上为魏guo大夫出身,大夫在当时是卿以下的官职,卿为各guo最重要的官职,因此大夫这个官职其实已经不算太低。

        在春秋时代,大夫其实就是一地的领主,拥有属于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家臣、属民。一些强大的大夫,他们所拥有的土地一点都不会比卿的家族少,甚至是guo君召唤的时候集结起来的军队能够组成“周王室建制”下的一个师,那时候的一个师大概是二千人。

        全副武装的二千人之师,看着人数少,但是考虑到春秋时期只有“士”才能成为士兵,那么至少是二千个拥有恒产的“guo人”才有资格成为士兵,足以说明能够组成一个师兵力的大夫是多大强大。

        李氏在魏guo经历过什么事qing才迁徙到秦guo没有记载,但是考虑到“楚才晋用”的相关成语的典故,估计是魏guo的guo局动dang和贵族倾轧太严重了,李氏的祖上才会从魏guo搬到秦guo。他们搬到秦guo之后又迅速发展起来,李信的祖父李崇,后面成了秦guo陇西的太守,被封南郑公;李信的李瑶,奋斗成了秦guo的南郡太守,被封狄道侯;李信自己也一直是秦军的高级将领,被封为陇西侯。

        李信攻楚失败之后消沉了一段时间,可是他后面又参与了秦灭燕和灭齐,按理说应该是将功赎罪又该成为显赫人物之一,可不知道是什么qing况导致被削掉爵位,一度也消失在一统之后的秦guo官场之上。

        此次前来西域。李信是抱着重建荣光的心SI而来。他还记得自己的儿子李超问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我们李家虽然发生了那么多事qing,可是未必就在秦guo混不下去,父亲为什么不争取,反而自我选择沉寂。到了帝guo建立之后,父亲又为什么突然有了出仕的念头?”之类的话。

        4∑style_txt;

        李信当时的回答在目前还一字不漏地牢记着,他告诉自己的儿子李超,始皇帝在世的时候秦guo的辉煌不会有什么改变,可那是建立在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破涛汹涌的局面。他还说“始皇帝一生伟业。对子嗣的教育却是失败,扶苏看似仁厚,实际上任人唯亲,du候蒙氏;看似爱民,却没有半点施政谋略;看似英武却没有实际ZHAN功”,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又说“除了空有其表的扶苏,其他公子更加不堪”,基本都是在表明始皇帝一旦驾崩。秦guo必将陷入大乱,到时候或许会有许多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可是更大的可能会船覆人亡。

        对于帝guo的观感,李信是在暗中观察了很久很久。他能看出吕哲统治guo家与之前任何的统治者都不相同,吕哲懂得让利是其一,最最最重要的是吕哲有与勋贵共富贵共治天下的心xiong。

        说得有些虚幻,但是与李信有相同看法的人不少。与现如今的SI维有绝大的关系。现在可不是那种有并有权就想着反叛自己当家作主的年代,华夏文明里没有经历过五胡乱华,没有南北朝。没有五代十guo,血统论还大行其道,基本上SI维就是“君以guo士待我,我以guo士待君”的传统SI想。

        因此呢,李信这么告诉儿子李超:“宫城竖立起功臣的雕像之日起,这个帝guo已经注定百世。各地竖立起功臣雕像时,这个帝guo注定千秋万世。”

        其实很多人认为秦guo之所以会崩溃那么快,与“中央集权”事件脱不开关系。另外就是秦guo有太多的黑历史了,变法期间的老旧贵族成了被打压的对象,许许多多祖辈不tou不抢建立起来的基业被充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