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章 三边总制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八八章 三边总制 (2 / 3)
        正德似懂非懂,目光从群臣的脸上逡巡而过,听宋楠的口气,似乎不必花大钱修路筑堡便可解决边镇救援不力的问题,听起来似乎有些想当然,但以正德的能力,也确实分辨不出宋楠说的是否在理。

        众臣都在皱眉思考,他们当中固然有人认为宋楠说的不无道理,但也有人认为宋楠是在瞎胡扯,按照固有的思路,大明朝边镇防务还是要兵马充足,寨堡坚固,这才是必要的硬件;造成此次大同宣府两地救援不力的根本原因还是栈道不通无法快速抵达新平堡所致,若说解决之道固然是修建好两处相通的道路才是正理。

        “老臣有话要说。”沉默中,一人缓步上前向正德施礼。

        众人看去,不禁愕然,说话之人英国公张懋,这老公爷会主动出来说话,倒是让人惊讶;群臣议事之时,两位国公爷很少参与意见,皇上就算点名询问意见,他们也是哼哼哈哈的不表态,似这般主动说话倒是头一遭。

        “哦?老公爷请讲。”正德微笑道。

        张懋称谢,看了一眼宋楠开口道:“皇上,刚才听了宋大人的一番话,老朽不禁想起了弘治十四**情来,那一年鞑子火筛部落南下袭扰延绥重镇,延绥差点被鞑子兵攻陷,幸而我边军作战勇猛,才力退顽敌。但那一战我延绥左近寨堡尽毁,军民死伤逾六千余,实为惨烈之战,说是胜仗,其实说不客气的话,乃是战败了,鞑子兵劫掠了百姓牛羊等物满载而归,刘大人可还记得此战否?”

        刘大夏点头道:“如何不记得?实为彻骨之痛。”

        张懋道:“此战败因便是甘肃、宁夏、延绥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相互无协防职责,故延绥遇袭,各镇因循固守本镇,不敢轻易出动协防之故,导致延绥孤军作战。后先皇痛定思痛,决定设立三边总制府,战时可统一调度协防,但因种种原因,虽提出,但并未实行。”

        刘大夏皱眉道:“也不必掩饰,未能实行的原因乃是因各镇总兵中官和巡抚的抵制罢了,总以为在他们头上多了一个节制之官,故而群起上奏折反对,先皇考虑到众人的意见,才暂缓行之。”

        张懋点头道:“刘大人记得很清楚,确实如此;宋大人刚才说我边镇反应缓慢,消息传递也不畅,老夫深有感触;近几年来,鞑靼小王子统一各部,实力逐渐强大,叩关骚扰也极为频繁,此番竟胆大包天到大军入我境内围攻皇上车驾之事,足见其猖獗程度;宋大人所提之事,老夫认为很简单,立刻恢复三边总制,协调西北延绥甘肃宁夏三边兵马,与东部大同宣府建立军务联动,遇有敌情,互通有无,联动御敌,方为解决之道。”

        张懋的提议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边镇总兵巡抚中官三足鼎立,遇事相互掣肘犹豫不决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每遇边境战事,多为败绩,此事已经成为边镇军务毒瘤。中官便是内廷派出的太监,大堂之上往往是中军官居中而坐,左右是巡抚和总兵官,遇到需要决断的事情,三人相互别着马腿,中官仗着内廷势力往往乱下决定,不懂军务之人乱下决定,能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都看得出这种弊端,弘治当年设三边总制

        官也是想避免这种相互扯皮的弊端,但一旦设立,则明显削弱了总兵中官和巡抚的权利,引来大规模的反对也不足为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