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官封骠国公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6章 官封骠国公 (1 / 3)
        文武百官都一缩脖子,这叫剥夺这十来名大臣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一年,你还不能说不行,否则,你就先摸摸你的脑袋还长在你的脖子上没有。

        “南疆之事,众位爱卿还有谁可以为朕分忧?”

        上柱国赵仲卿、燕荣,柱国李彻、韩僧寿出班奏请:“陛下,护国公年少有为,可担重任。”

        杨广故意道:“苏尘太年轻,打了这么久才平定一个断了腿的骠国,他行吗?”

        十几个祭天金人还在龙书案上摆着,不久之前杨广还乐得找不到北,你说行不行?

        赵仲卿道:“陛下,护国公虽然年轻,却是我大隋新一代猛将,正好让百越叛逆尝试一下我大隋新生代猛将的厉害,让他们知晓我大隋新一代君主的天威。”

        杨广听得高兴。

        “好,既然诸位爱卿如此讲,南疆平叛之事,继续交由苏尘。”

        燕荣道:“陛下,骠国虽然断了腿,还是只恶狼,护国公在不足四个月内就平定骠国,让我大隋疆土向南开进千里,陛下当重赏护国公。”

        杨广连连点头,心说:谁说燕荣不识大体?这不是甚合朕意吗?

        杨广道:“好,燕爱卿言之有理,传旨:加封苏尘为骠国公,封地原骠国地区与昆州。钦此。”

        满朝震惊。

        隋唐时期的爵位体系是“公侯伯子男”五级。其中各个级别的称呼和分封方法不同,“公”属于其中较高的一级,仅次于亲王和郡王,而亲王和郡王在国家的一般情况下,只封给皇亲,从这样看来,“公”是大臣可得到的最高爵位,因此我们称之为“公爵”简称“公”。

        隋唐时期封大臣为“公爵”时,一般来说,是封某某大臣为“某国公”,例如,封长孙无忌为“赵国公”,这是隋唐时期,政府册封公爵的常例,从名义上来说,被封公爵的人,可以得到一个郡来建立封国,称为“公国”,但实际上,这也只是自己的一块经济属地而已,没有对这块土地(郡)完全的统治权,即使是经济权也要受到中央的限制。

        隋唐时期,公爵常常是“某国公”(如赵国公、梁国公、秦国公等)省略的说,称之为“国公”同时,从尊敬尊重的角度来说,也可称隋唐时期的公爵为国公。

        在史书中,有时我们会看到“开国公”这样的字眼,这也是“公爵”,只不过,与一般的公爵不同,“开国公”是中央把一个郡第一次封给大臣,对于中央和大臣来说,在这个王朝时期内,没有其他的大臣获得这个郡作为封地,是第一次,因此说对这个大臣来说,是“开国”,称之为“开国公”。

        苏尘被文帝封为护国公,但是,只有爵位没有封地,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国公,所以宇文述、贺若弼之流才不把苏尘放在眼里,宇文士及也会想着怎么把南阳公主夺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