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乞活中州 第四十八章 拔山扛鼎 (2 / 3)
想到此处,刘洪甚至看到了三战连捷的希望,他对毛宝说道:“既然如此,在下刚好也有两把子蛮劲,不如就先和毛公子比试比试力气吧!”
毛宝闻言大喜,右手一挥,指向院中北边的那座小道观,沉声道:“兄长请!”
刘洪迈开步子,自顾自向道观走去,毛宝及一众武士紧随其后,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行至道观门楣之下,其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武祖庙”三个烫金大字。
刘洪向内望去,庙内面积不大,只容得下一座神坛,其上供奉着姜太公彩身塑像及神位。
姜太公是兵家鼻祖,但是按照刘洪的记忆,武庙崇拜应该自唐宋时期才开始盛行,自己也未曾在其他地方见到过这种庙宇,看来这“武祖庙”应该是毛宝自己私设的庙观,用于祭祀他的精神偶像,并非朝廷官方钦定的庙观。
就在刘洪瞻仰姜太公庙宇神像的时候,毛宝走到台阶下的一只三足青铜圆鼎旁边,拍了拍鼎身,发出类似钟鸣的震颤声。
震鸣声打断了刘洪的遐思,他回身看了看这只青铜鼎,因为庙宇很小,所配的祭祀鼎也不算大,高约八十公分,双耳三足,鼎足与鼎耳上装饰有夔龙纹,鼎腹上是一只狰狞的饕餮纹,颇具威严。
鼎,自古以来就是权力与富贵的代名词,夏朝时大禹铸九鼎,象征着王权至高无上,钟鸣鼎食也被视作豪门望族的象征,这毛家虽然只有一只小鼎,但也是昭示着自家士族门阀的高贵身份。
毛宝对刘洪说道:“自我姐弟二人从阳武迁移到开封后,就建造了这座道观,也铸造了这只铜鼎,用于祭祀武祖太公望。只可惜我力气尚且不足,还不能亲自将它送上玉阶,只能暂时摆放在这里,等我年长力足后,再亲手将它摆放到太公庙宇之前。”
说完这话,毛宝抚摸了几下青铜鼎上的纹路,继续说道:“这鼎重八百余斤,我每日里练习力气,现在已能将它举过头顶,我是主人,就由我先来为兄长试举。”
西晋时期的八百余斤,换算成现在的重量,也足接近四百余斤,这已经接近抓举的世界纪录了。但是与举重运动相比,鼎的着力点很差,同样的重量,举鼎要比举杠铃困难的多,也危险的多,秦武王嬴荡,就因为与属下大力士孟贲比赛举鼎时,失手砸断胫骨,气绝身亡。
史书上记载的,真正力能扛鼎的只有西楚霸王项羽、西汉淮南王刘长、广陵王刘胥等人,至于李元霸、裴元庆之流,都是演义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当不得真。
刘洪也没想到,毛宝这小小年纪居然也达到力能扛鼎的地步了,着实不简单。
毛宝绕着青铜鼎转了一圈,双手环住鼎腹,抱住了半只鼎,用力向上一顶,整只鼎都被挪动起来。找好最舒服的姿态后,他把鼎重新放在地上,深吸一口气,抓住两只鼎足,蹬腿坠裆,运足力气,大喝一声道:“呔!”
只见青铜鼎缓缓离地,由毛宝抱着,慢慢高过脖颈,毛宝踏脚挺腰,随着一声大喝,吃力的将鼎举过头顶。
刘洪目不转睛望向毛宝,只见他满脸通红,头上青筋暴起,牙关紧闭,双手微微颤抖,青铜鼎只在头顶维持了几个呼吸,便被重重放下,三只鼎足深深陷进泥土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