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 神乎其技 (4 / 5)
流风的脸涨得通红,“他就一勤杂工,从来没修过机甲。”
秦大师更郁闷了,自己这个侄孙到现在还没看明白,什么勤杂工?是人家下的套好吧。没好气地说:“让他试试。”
楚星南也道:“对,试一下又不费事。”
流风,“少伯,你真的可以。”
柏承诚根本看不出两个老狐狸的心事,点了点头,“应该可以,只要有碳炔锉。”
‘一千天’学的可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基础钳工活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珀丽雅所谓的‘基础’,在这个世界上就不那么基础了。
秦大师白了柏承诚一眼,“有。”吩咐流风去内间将自己的工具箱拿出来。
别人眼里的高难度动作,柏承诚却没感觉到难,因为他有‘神器’呀。
头套系统可以扫描、复制。柏承诚先将标准胫骨的图像扫描下来,通过只有他自己看得到的虚拟图像重合在那根铍钒合金上。长多少,需要锉多少,一目了然。别人肉眼甚至显微镜无法分辨两纳米,他的系统可以呀。
说起来简单,即使是这样,一般人也没法动手,力度掌握不好啊。优秀的钳工可以做到丝毫不差,一锉刀下去只锉一丝。毫是毫米,丝是丝米。一毫米=10丝米=1百万纳米。也就是说,一锉刀只锉十万纳米已经是高手了。靠人眼人力锉到纳米级,现实中不存在那种可能性。秦大师秦怀玉在巅峰时期借助高倍显微镜曾达到过那个高度,所以他成了手工业界的泰山北斗。
眼力是关键,首先你得能看出来哪个地方需要锉,锉多少不是?手力更重要,稍微重那么一忽忽,就远远不是纳米级的事情了。
柏承诚有‘**’,‘眼力’不成问题。现在考究的是手力。一个多月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多少有点把握。
如此精加工,通常需要特殊的工作室,需要防震,别说门外的机车机甲,连人的脚步产生的震动都会导致误差;需要恒温。连人的体温都需要隔离,更别说还有这么多人围观了。这些东西都会对精度有极大的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