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十七 (1 / 2)
那群“帝国人”在罗哈城周围肆虐的时候,往生恰好也生活在这里。
往生的姓氏为“束”,这个姓氏是个小姓,不常见,零星散落在徽银领沿海。他生命的前十二年都生活在一座名叫优绵的小镇上,这座小镇距海不远,大致在罗哈城东面。往生出生在一个宦绅世家,自他父亲起往上数七八代人都曾在徽银领任职。往生的父亲十九岁出仕,到四十五岁的时候做到某座小城的裁判官,但我无从考证究竟是哪一座城市。为了尽可能提高本书的可信度(虽然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下文中当提及某些难以考证又对本书主旨影响较小的信息时,我会尽量用形如“某些”、“某个”、“某地”等不确定的表达形式来进行描述,包括且不限于地名,人名,时间,事件,等等等等。裁判官负责裁决城中各种纠纷和案件,虽然并不直接处理政务,但在联邦体制内地位很高,略低于城主和行政官,算是一座城市中的第三号人物。他早年曾经育有一个女儿,但是早夭,其妻在他四十岁左右时去世,之后几年一直没有续娶。后来,在他裁判官任上的第四年,他在一次宴会上邂逅了一个年轻貌美的舞姬,一见钟情,并娶她为妻。
舞姬是种不怎么光彩的职业,在当时,官员娶舞姬为妻为人所诟病,他因此失去了裁判官的职位,携着已经有孕的妻子返回故乡。在第二年,也就是联邦历2191年四月,这个孩子诞生了,但是孩子的母亲却因产后虚弱,染上时疫,在孩子未及满月时便撒手人寰。
残烬里生发涅槃,新生接续着死亡,这个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他的父亲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往生。往生满一岁开始,他的父亲就卧病在床,病势绵延,渐至沉重,父子很少相见。这个可怜的婴孩,不仅失去了母亲,还很少见到父亲,他父亲给他请了一个乳母,在五岁之前,他一直都由乳母照料。
2196年,那条满载海寇的船,停在了海边。他们登陆的地点,距离优绵镇只有四十里。
庆幸的是,这些海寇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路线,当消息传到优绵镇的时候,他们还远在二十里以外。得到消息的人们纷纷收拾东西逃离,往生一家也在其中。距离优绵最近的城市无疑是罗哈城,但往生的父亲判断,罗哈城在优绵的西面,往罗哈逃也许会在半途就遇到那些帝国海寇,因此他命令众人往东逃到一座稍远的城市。这个判断救了他们一家人的性命,因为海寇登陆之后就兵分三路,其中一路径直到了罗哈城下,一直就在城市周围徘徊不去,不幸与他们相遇的逃难者们大多遭了毒手。
往生的父亲带领一家人投奔一位旧友,在旧友家中住了一个多月。之后,听说海寇已经退回海上,税卫也已经抵达附近布防,这才辞别朋友,领着全家返回故乡。
那群海上来的恶贼并未光顾优绵镇,镇子上一切景致建筑大致保持了原状。但是周围逃难的平民曾经过这里,见镇子空空荡荡的,顺走了不少东西,未及带走的粮食、衣物、财帛、牲畜。田里还未收获的庄稼也被糟蹋了不少。往生一家返回之后,清点了家中物品,发现存粮几乎不剩,在镇外庄中养的禽畜也都不见踪影,好在财物藏在了隐秘之处,得以幸免。
四里八乡的境况大抵相同,手中虽然有钱,却无处去买粮食,眼看一家人就要断炊了,往生的父亲只得打发人到十几里外的罗哈城中买粮。他特意嘱咐买粮的人莫要管粮价高低,尽量多买些粮食,并给了那人一大笔钱。
罗哈城中粮价果然大涨,原本足够买二十车粮食的钱如今只能买四车半,但有了之前的嘱托,来人还是把钱全买成粮食,找人运了回去。往生一家是头一批返回镇子上的,在之后大半个月里,陆陆续续有镇民携家带口回来。这些人面临着同样缺粮的困境,多亏了往生父亲的接济,才勉强度过了眼前的危机。
一个月后,就没什么人再回来了。而镇子上的房屋,还有一半空着。
往生的父亲为官数十载,虽然如今赋闲,在当地仍然很有名望,受人尊重,尤其是有了接济一众刚返回故乡就面临断粮窘境的乡里之善举之后,更是人人称颂。他在罗哈城里有很多朋友,与罗哈城的管理者们颇有交情,因此私下得到了不少消息。据城中有权势的人说,在那些恶贼肆虐的短短一个月里,罗哈城周围死亡的人数超过一万,下落不明的也有五六千。十几个镇子被洗劫一空之后被纵火焚烧,周围的村落也大多不得幸免。这场动乱让无数人流离失所,也令许多家庭破碎,制造了遍地的鳏夫、寡妇和孤儿。在这个时候,人们还普遍相信,这艘船和船上数百凶残的恶贼的确来自于帝国,心中满怀着失去亲人的沉痛和对残忍帝国人的愤恨,同仇敌忾。由徽银领主导的救济和重建工作很快便在当地展开,难民们先被集中到了罗哈城附近,由罗哈城城主府搭建临时营地,供给粮食,对难民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并进行分类。家中受灾不严重,又仍还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难民,领到一份救济之后就被安排返回故土,而另外那些故土已遭摧毁,家庭也残破的难民,城主府则将他们暂时安置到那些未遭战祸的地方生活。像优绵这样虽未遭兵祸,但因为逃难致使人口大减的村镇自是首选,第一批就有数百人被送了过来。这些难民来到优绵,一面继续受城主府的救济,一面在镇子上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像往生父亲这般在当地有名望有影响的人当然要出一份力,在几天里往生家中陆陆续续多了十多个雇工。其实往生家并不需要这么多雇工,这些人中有一些确实在做工,但也有一些年龄很小的孩子,名为雇工,其实只是暂时被养在这里。
这样的境况大约持续了一年,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这种事是发生在徽银领,毕竟以徽银领的财力,重建的速度是最快的。往生家里的雇工们陆陆续续离开,回到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孩子。
这些雇工当初被送到优绵镇的时候,为了便于管理,罗哈城对他们进行了编号,而最后剩下的这个孩子,编号是第十七号。他之所以一直留到了最后,是因为罗哈城无论如何都查不清楚这孩子的来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