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只恨生在帝王家 第三章 过往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只恨生在帝王家 第三章 过往 (2 / 3)
        楚礼渊慨然到:“是啊,天下人只知平定这天下之乱,他居功至伟,可鲜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父皇,这一点我也挺好奇的,那时候儿臣年纪尚轻,只知道他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至于他如何做到的,也多是道听途说,不甚详细。而且,我也挺想知道您是如何得到他这样的人才的。”

        楚礼渊转身入座,端起玉樽说道:“当初燕鲁之乱,历时四载我们才渐渐稳住了局势,岂料竟因几个贪官激起民**变,扰乱后方,顿时令我腹背受敌,若非当时寡人御驾亲征,亲自处决这些狗官,稳住民心,后果难料。机缘巧合之下,我得知啱宁城有一青年为救其朋友而劫了法场,之后又借势又平了啱宁城民变,好奇之下我派人前去邀请,欲重重嘉奖,岂料此人淡泊名利,竟然拒绝了,寡人当时求贤若渴,所以决定亲自去见见这位世外高人。虽然当时众臣子皆极力劝阻,我还是决定便服前往一探究竟,见到他后才知道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虽然他带着面具,但也估摸出也就十几岁的样子,而他所救的那个人,就是如今军机处龙门沧龙。”

        楚玉颜好奇道:“那父皇当时有没有很失望的样子?”

        楚礼渊笑道:“失望倒是没有,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能够培养出这样的青年俊才,其背后必定有一位高人伴其左右。所以我也是费尽唇舌想见见他身后的高人,意欲邀请他出山相助。”

        楚玉颜顿生疑惑道:“不知道他身后高人是当今的哪位名士,而且为何后来助您平定叛乱的是当今这位义王,而不是他身后的高人呢?”

        “见到那位高人之后,我才知道他自称‘纣’,因为一直头戴面纱斗笠,所以并没有看清他的长相面貌,因此至始至终都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一番详谈,表明来意后,但他却是婉拒于寡人,不过最后却是应允让他的弟子随寡人平叛。”

        闻言楚玉颜轻笑道:“想必那时候父皇也是有所踌躇,毕竟义王看起来年纪轻轻,相比之下,这位自称‘纣’的高人才是您最为理想的贤者形象吧。”

        楚礼渊惭愧道:“是啊!不过仔细思忖一番,聊胜于无,何况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寡人也确实挺欣赏的。不过这位义王却是有点不情愿,寡人原以为是年轻人迫于压力有点胆怯,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没曾想到他却是怕朝廷规矩太多令他不自由,最后还是他的师傅好言相劝才答应,方才带着沧龙和我一起回了行宫。”

        “想必回了行宫,诸位大人见您亲自前往所带回来的高人不过是一个年轻人,还带着面具不敢视人,怕是又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吧!”

        “是啊!当时我最担心的便是他年少气盛,受不了这番冷遇而扭头就走。岂料恰逢当时一众文武正商讨如何根治流民之乱,武将主张**,文官主张重在安抚。只是依当时情形,镇压虽短期内能立竿见影,但隐患颇多;安抚之法,则因前线吃紧,并无多余钱粮予以施行。当时争执不下的时候,却是这位被众大臣轻看的少年解了这难题。”

        楚玉颜好奇不已,忙问道:“那他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呢?”

        楚礼渊继续到:“他说‘流民之乱,初看是因贪官污吏所起,而实际上,这不过是事发的一个起因。百姓所求,不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安居乐业,便已足矣。而国家内乱不止,四年以来可谓是民不聊生,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颠沛流离,无奈之际,方才导致这流民之乱。而当下叛乱日久,国库渐空,军需尚且勉力维持,实在难以满足百姓所需,即便一时能支持,也难以久继。我以为,如今战事日久,不仅我楚地民众惨遭兵**祸,百姓死伤无数,燕鲁之地亦是百姓流失,人口锐减,即便将来平了这叛乱,也不过一座荒废的空城,想要重振昔日燕鲁之地繁荣,亦是遥遥无期。”

        “所以我建议陛下可颁此昭令——凡随军辅助大军平叛之百姓,他日收复燕鲁之地,皆耕者有其田,安居有其所。如此既让茫然无措的百姓有了盼头,也让百姓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同时得众多百姓相助,对军队后勤保障,伤员救助转移而言皆是极大助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