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那个村庄那条河
故乡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故乡的村庄南面是一条河,名字叫“牤牛河”,北面是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听老人说叫“烧达胡山”我也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就像小的时候总会用手拄着下巴眼巴巴的望着雄伟的它,总想望眼欲穿的看到山那面的世界,会不会也会有一座像生我养我的这样的小村庄,他们的南面会不会也有一条像牤牛河一样九曲十八弯的河……
这条河,静静地流淌了上百年,就像母亲甘甜的**一样养育着村子一代又一代的人。农村的稻田,耕地是最不可或缺的“标配”了,我的故乡也没能免俗,牤牛河畔的稻田,烧达胡山前的耕地,方寸之间不知道世代的祖先流落了多少汗水和多少希望…而山水之间,更见证了我童年所有美好与希望。
从小山村来到大城市,见到了比牤牛河壮阔的大江大海,见到了比烧达胡山伟岸的高楼大厦,见惯了城市的霓虹车水,尝尽了世态炎凉,蓦然回首,故乡童年记忆里的山,水,人情风土,就像蒙尘的珍珠永远熠熠生辉在我生命长河当中,任凭风花雪月,荣华富贵都没有魔力能够取代它的风尘荣光。峥嵘岁月中,我怕故乡的记忆渐渐淡去,我要一件一件的拾起,装裱在我人生中最醒目的流金岁月的墙上…
泥坯房
这个世界上房子有很多种形式,比如繁华都市的摩天大楼,迪拜的帆船酒店,北京的四合院,别墅,砖瓦房,还有一种是草房……
从我记事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妹妹生活在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那个时候也许是我太小了才显得那个院子很大,如今回家的时候新宅旧址如出一辙,可记忆中那个对于我童年来说就像是“爱丽丝仙境”一样,有如同“潘多拉之盒”一样的“大院子”却仿佛一双眼睛足够忘穿…
虽然四五岁的记忆早已经像村子南面的牤牛河的河水越来越浅,但是我却依旧记得那些好多的美好,就在那个大院子,一间大大的泥坯草房……一个虽然不富裕却充满家的味道的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妹妹和我……
我也不记得在那个大大的泥草房里住了多少年,但我记得,每一块土坯都是爸爸亲手和的泥,草房屋顶缮的草都是爸爸亲手在南面的小水泡子里割的芦苇草,我还记得屋檐上错轮着一个个的燕子的巢,门框窗框都是青绿色的,屋子里地面就像月球表面一样凹凸不平的,每逢过节爸爸妈妈就用报纸糊墙,冬天用塑料布包裹在漏风的窗子上……
但小的时候觉得,爸爸妈妈就像是织布鸟,一丝一草一泥给我和妹妹织就了一个温暖的窝。
变迁
我四五岁那个年代,能住在可以遮风避雨的泥坯房算是不错的了,后来每每在逢年过节回家的饭桌上,我爸端起酒杯就会笑着也骄傲着对我跟妹妹讲起他和我妈刚结婚时的居所是一个二十平米不到的破旧草房,后来的大大的泥坯房都是他们俩用勤劳和汗水铸就的。爸爸虽然是笑着对我们讲,可我总能感觉到他浑浊瞳孔里隐藏着心酸的涟漪。
因为我爷爷奶奶有九个孩子,我妈嫁给我爸分家的时候,好像就分了一个锅盖几个碗,起初他们二人住着自立门户第一座小破房子好像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后来我妈妈嗓子总是不舒服,一吃盐重的时候我就和妹妹总能听到她指责爸爸再她生我坐月子的时候,我爸爸做的鸡蛋糕齁咸,才给我妈妈留下了这个后遗症,每每提及这事我爸爸总是不承认,哈哈我和妹妹至今也不知道是妈妈撒了谎还是爸爸再狡辩。
从分家起初那个挨着村边的破草房据说晚上都能听到房子后身山上的狼的嘶鸣,到后来村子主路“龙脉”边上的大泥坯房,那个艰苦的岁月我无法得知爸爸妈妈流了多少的汗水才完成的“家的变迁“。反正我记事的时候我家日子已经开始好转,嘻嘻也许是我的到来带来了福气吧(我脸挺大)。
那个院落呈L形状,大泥坯房被一个好大的菜园包裹在中央,我记得爸爸再西南角种了一棵果树,一颗李子树,在东北角种了一颗樱桃树…菜园其他地方就是种植一些香瓜,骚瓜,菇娘,茄子辣椒豆角黄瓜西红柿毛葱大蒜等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