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遇见大美女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遇见大美女 (1 / 2)
        据说人类科技发展到了最后就会成为人类的掘墓人,我们称之为人类颠覆者。为什么古人喜欢小国寡民,喜欢**策,因为他们害怕发展,尤其是科技方面的发展。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奇人异事,也都有颠覆历史的发明创造,如秦始皇陵的铜车马、汉代张衡的地动仪、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宋代的水运仪象台等,但是他们的技术都没有留下来。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古人认为这种奇巧的东西会魅惑人,让人类在不知不觉间走向毁灭。所以他们有意的隐藏这些技术,破坏技术的传承。

        其实中国的科学技术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发明了机器人,据说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飞行木鹊最早就是用来侦察敌情的机器鸟。这种飞行木鸟的引擎结构对于我们今人来说是个谜,但是至少可见的是,中国人的机械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古人似乎有意不让这种技术流传下来。

        还有在中国的春秋典籍《列子》中,还曾有“周穆王西巡狩道,有献工人名偃师。偃师所造倡者,趣步俯仰,颔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这位偃师所制造的机器人,就比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机器人还要先进,可跟随音律自由舞蹈。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技术依然没有流传下来。

        为什么这么多的科技技术没有流传下来,是值得我们今人深思熟虑的。大家想一想,如果春秋战国时期的奇巧技术和机械技术一代代流传下来,那么中国必将先进于世界,而且早就进入电子时代,或者说早就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

        可惜这些奇巧技术只能是存在于野史典籍之中,成为我们今人向往和膜拜的对象。

        我们在遗憾感叹之余,有远见的科学家却在感谢我们的先人的智慧和做法。他们从当今社会的发展现象来看,发现科学技术越是发达,人类被毁灭的几率越大。就像人工智能,一旦有人造出有智慧的机器人,那么等待人类的将是灭亡。

        这不是简单的忠告,而是终极的预言。颠覆人类的机器人确实能够存在的,大家不要以为那只是一台机器,它有一天可能成为人类的掘墓人。

        杨骏静静的坐在由反科技发展组织者发起的科学讲堂的大厅的最后面,听着主持人义愤词严的抨击科学发展的话语,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那位女发言人所说,她是在警告世人,不要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前进了,人类是时候按下暂停键了。

        杨骏居然对这个观点感同身受。

        他是毕业一年多的大学生,想在寸土寸金的如江市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可是一直找不到。他并不是不优秀,也并不是没有技能,而是很多的工作都被机器代替了。现在就连教师这个职业也岌岌可危,很多的学生喜欢上网络课,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可以同时教成千上万的学生。可见科技的发展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制造大量的失业。

        杨骏有鉴于自己找工作的艰难,才产生了反对科学发展的念头,也才进入反科学联盟组织的课堂里面听课。他希望社会倒退二十年或者三十年,那样像他这样专业的学生一定很吃香。

        可是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他一个学机械制造的,可能真的找不到工作了。

        他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电话响了,他打开手机一看,是同学兼好友马复打来的。他和自己同时进入如江市,一道找工作,也一道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危机。此时他还在外面一家家的用工单位里奔波呢。

        杨骏接通了电话问道:“有进展吗?”

        “屁进展,就是肚子饿了,身上没钱了。你在哪儿呢?我去找你。”马复叨叨道。

        杨骏看了看自己的腰包,也没几个钱了,可能今天吃了中饭,晚上就要挨饿了,这个年代居然还有人挨饿,真是笑话。

        杨骏在心里咒骂了一声,然后就报了自己的地址。

        “靠,你怎么去听那无聊的课,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找找工作,填饱肚子。”马复不满的说道。

        “这不是找不到工作吗,才在这里打磨时间。——行了,咱们老地方见!”杨骏挂了电话,站了起来,就往外走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