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七章 (7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一)第七章 (7 / 9)
        刘诗才签完表后,王悦很想再从他身上找点故事,于是就和他聊起来。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前,18岁的刘诗才跟随部队121师守备团三连开赴广西靖西。靖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152.5公里,南与越南**共和国高平茶岭县、重庆县山水相连,西与那坡县毗邻,北与百色市区和云南省富宁县交界,东与天等县、大新县接壤,东北紧靠德保县。

        守备团属于穿插部队,生存条件异常艰险和复杂,有时在阵地上,战士们的压缩饼干吃完了,后备的供给却拉不上来,大家忍饥挨饿死守阵地一个星期。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枪炮声持续了两天两夜,最后子弹打光了,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

        当刘诗才回忆起战争的无情与残忍时,心似刀绞一样沉痛,因为,在他眼皮底下,曾经倒下无数战友的生命,就连他的营长、团长,在一次穿插行动中壮烈牺牲。

        你后悔把青春洒在战场上了吗?你有没有害怕过自己会倒在阵地上?作为一个对英雄极度崇敬的人,王悦却向刘诗才提出非常幼稚的问题。

        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保卫祖国是我们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作为一个军人的荣誉!如果我不守卫疆土,你也不守卫疆土,谁会为我们把守呢?

        非常朴实的回答,却异常响亮!是啊,如果没有那些热血男儿,如果没有他们高度的责任感,祖国会安宁吗?人民会幸福吗?

        致敬,老兵!致敬,为了祖国安宁、为了人民幸福而战死疆场的烈士!望着毫无畏惧的刘诗才,王悦对军人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崇敬之情,而身上的热血,随之喷涌而出,仿佛自己就要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

        你因一家三口残疾而致贫,对生活失望过吗?作为一名扶贫工作队的队员,王悦异常关心地问眼前这个从没有向艰苦生活低头的老兵。

        慢慢会好起来的,况且国家对我们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从来就没有忘记。刘诗才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满怀信心地回答。

        1981年,远离战场的刘诗才光荣退伍。

        对越自卫反击战,发生于1979年2月到3月,中国人民**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后,121师轻装执行80公里长途穿插任务,途中历尽千辛万苦,却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插到指定位置,切断了越北重要交通线3号A、B公路,配合军区主力打下了省会高平。然而高平地区的越军很狡猾,正面挡不住我军突击,便放弃主要城镇,化整为零,化军为民,钻山入林,分散袭扰,以游击战方式负隅顽抗。为了克制越军的游击袭扰,我军也因地制宜改变战法,采取分区划片,拉网合围,小群多路,先围后歼,搜堵结合的方式,对残敌展开清剿。在外围以优势兵力控制公路沿线的主要阵地,烧掉路边的草丛,对分散之敌形成包围态势;发现敌情,夜晚秘密接近,控制有利地形,拂晓对敌突然攻击;对敌人可能寻找食物和取水的路线、地点实施夜间设伏,让其有来无回;对躲藏在山河、石缝之敌,先围后打,逐洞逐缝进行搜剿。通过以上战法,有效打击了残敌,扩大了战果,保障了我后方和交通线的安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