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收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收获
    随着蒸汽机的改liang完善,为改变大明日益窘迫的交通运输状况,在小开同志的直接参与下,历时近三年的第一条试验xing铁LU——京津铁LU终于建成,通车那天,整个北京站广场,早已是彩旗飘扬,震天的锣鼓声和炫丽的舞狮舞龙,将整个广场,衬托得如同一片欢乐的海洋,看着远chu那如同钢铁巨shou一般的火车,第一次见到的人又有哪一个能够不被这划时代的钢铁与力量之美的完美结合所震慑?又有谁能不为guo家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与站外广场宽松不同,车站nei却是戒备森严,“皇上驾到,敬礼!”随着羽林卫一声宏亮的口令和整齐的持枪礼,小开同志的身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他笑容可鞠的不停向远chu的人们挥手致意,引起人群阵阵欢呼,在这个古老的帝guo,小开同志上位以来,一扫前朝弊病,文治武功,不仅为普通的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更让他们从nei心,为身为大明人而自尊、自豪!此刻,咋然见到这年轻的君主,又有谁不是心悦诚服?

    当小开同志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坐上高台后,他一反常tai竟然没有太多的言语,他只是笑着点点头示意开始,随着几面令旗的挥动,那披着红绸的巨大的蒸汽机车便拉响了汽笛,“呜——”一声巨大的长鸣过后,胆小的人甚至给吓得捂着耳朵趴在了地上,列车冒着黑烟“呼哧、呼哧……”缓缓地,缓缓地,以一种人力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滑出,并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是怎样的力量啊!

    看着这大大提前于历史出现的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拖着长长的车厢离开视野,所有参与设计施工的guonei外的工程师们、建设者们相互拥抱起来,欢呼起来……甚至连小开同志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但只有小开同志明白,铁LU,不仅将大大促进大明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文明的最好传播者、guo人最好的教育者,想到这,他记起了小时候老师介绍火车时讲过的一个笑话:“一个老农第一次看到火车风驰电掣般的前进,不jin大惊,这么大个牲口,一天只看要吃好多草?你看它趴在地上爬都跑得这么快,要是站起来跑,只看能跑好快的?”铁LU,将助力大明在世界的巅峰继续阔步前行!大明的工业化,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了雏形,想到这里,他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随着半个月的试运行,火车,这一划时代的交通工具,终于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将这个时代一切运输方式踩在了脚下,大明nei阁根据小开同志的指示,首先规划的便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三条铁LU大动脉:第一条便是几乎与大运河平行的京——广(广州)线,第二条是京——沈(沈阳),第三条则是京——乌(乌兰巴托)线,虽然,由于这个时代,水泥还仅仅只是个雏形,还无法构建跨越长江、黄河那巨大江面的巨型铁LU桥,只能是采用分段式运输、辅以水LU过江过河的方式,但相比以前,那无疑是天壤之别了!虽然,此时的小开同志对具体的工作再不直接去关注,但,对铁LU的重要xing,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深刻,当试验铁LU建成后,他便立刻在工部之下,成立了铁LU局,对铁LU实行准军事化进行管理。

    巨大的收益必然是以巨大的成本为代价的,如此巨量甚至可以说是天量的投资,从何而来?小开同志的办法很简单,还是招商,成立专门的铁LU公司,以guo家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设立。

    在轰轰烈烈的巨大建设工程招商进行的同时,被小开同志命名为“剪羊毛”行动的对倭经济ZHAN再一次展开。

    由于几乎是毫无征兆的巨量白银在短短时间里便涌入了倭guo,大肆收GOU粮食、渔产、生丝等倭guo传统大宗商品,南北倭guoguonei粮食、渔产、生丝等大宗商品价格顿时暴涨,由于市场上的白银太多,随之而来的便是银价的暴跌,囤积居奇的商人们的跟风,更是加剧了这种状况,由于大明驻军的存在,倭guo虽然明白这次的白银事件与大明有关,但却毫无还手之力、更无丝毫应对之策,时间显然不在倭guo一方,由于倭guo与大明以前一样,实行的是银本位,由于银价的暴跌,让倭guo政府的收入在无形中大幅缩水,甚至连正常运转都无法维持,只得转向大明求救,双方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谈判,而早已收到指示的大明外事部门,不断放出种种相互矛盾的消息,导致倭guoguonei的物价持续坚挺,而大明各贸易商行,则从谈判一开始便悄悄吐出各种商品,全部商品吐出后,竟然纯赚白银达一亿五千多万两,当大明与南北倭guo终于达成协议,大明运来几船援助商品后,倭guoguonei的由于白银的大量外liu,银价终于大幅攀升,物价回落,几个月后,竟然整个市场形势又掉了个个,看着大批手工业者、普通百姓的liu离失所,倭guo政府不得不如明guo政府建议的那样拿出库藏黄金,向大明各商业银行兑换白银,以平抑银价。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