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言
本故事中的人名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谨以这一段虚构的风流故事,献给那旧梦依稀的四十七个春宵,追忆那一天的往事迷离,留恋那一个素缟红妆、浅笑依稀的你。
——————————————————————————————————
四十七个春宵——即四十七天。宋·苏轼(1037~1101)《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作者与他所倾心的女子从初识到各怀情愫被迫分离,实际上前后仅四十七天,如果算上节假日及从两人真正熟悉之后算起,密切相处的时日更是还没有四十七天。
——————————————————————————————————
我有一个十分热爱的父亲,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从小也对有些许的兴趣。但也仅仅就是业余的兴趣,既不狂热,也不深入,偶尔翻翻书籍,或是受周围人事迹的感发、言语间自己的逞能,兴头一来,提笔写下一些小诗小词小片段而已。时冷时热,全凭兴之所至,大约自己生来也注定不可能在方面有多大建树,加上学习、生活琐事繁多细碎,所以自然也并没能发展成专业大量产出的作家。或许另一方面也还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吧,他热爱,却只看不写,所以我也就养成了不爱写的习惯,毕竟看总要比写来得轻松得多。
这篇有着长篇字数的故事——我不太喜欢将它称作,因为我觉得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杂趣小故事,加上我蹩脚的文笔水平,根本还不够资格称为。这是我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写这么长的故事,故事的灵感来源于我高中生涯的一次恋爱经历。没错,又是爱情,这个古老却又永恒的主题,被无数次采用却又永远不会过时,因为爱情始终是人类这一生物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情感,令太多人沉溺其中为它付出,难以自拔。
这段恋爱,其实或许根本不能算是恋爱,因为它还没好好开始便以失败告终。但它的价值却是非同寻常的,那个女孩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初恋,是她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领悟到什么是爱,感受到由这种高级情感带来的精神上的奇妙变化——具体多说无益,但看正文,不然十大页纸也数不尽爱情的妙处,诸位必然也曾有相似的情感变化,自能领会。
因为这段爱情失败了,那个女孩子成了我永远也得不到的人物,于是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才促使我要写点什么来纪念这段往事,纪念那个开启我情窦,引我神往的姑娘。这个故事的情节,一部分取材于真真实实在我和她两人或者其他那个人身上曾发生过的事;一部分取材于他人,根据需要改搬到目标人物上的;还有一部分来自我曾看过的诸多作品中新颖有趣的情节,经过增删改写后得来;再剩下的一部分当然就是偶然有感而发原创虚构的了。
我喜欢古风,爱好诗词曲赋和古文,也喜欢计算机、汽车等这些现代事物。文中可以体现出我也对一些冷门专业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些一部分源于我兴趣的自学,另一部分也要感谢我父亲的传授教导。
当然,是有优劣文野之分的。像我这样从自己的精神需要出发,依据生活印象和想象妄自涂抹的故事,当然不可能成为上品和精品。何况有些情节明显沾染了当代人流行的浮躁与一些不尽符合传统伦理要求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粗俗与妄构的。不过,既然本来就是无聊写写,供自己把玩,回忆过去,以资一笑,倒也足矣。
海岩说得好:“读者当然能看到,我的目光总是留恋着那个激情时代,青春的纯洁、浪漫、率真、狂放不羁,都是我倾心向往却终不可得的。因为我们被太多现实的障碍和烦恼纠缠着,烦恼皆由欲望产生,现在各种欲望实在是太泛滥了,令人有时总在精神上感到无尽的失落。而我抵抗这种失落的武器,就是让笔下的人物充满人文主义的情感,他们的错误,也因他们的单纯而变得美丽。于是,这些故事的风格貌似写实,贴近生活,实际上都是些幻想和童话,我设计的人物造型几乎都理想得无法存在。而以我的成见,既可以是生活实景的逼真描摹,也可以把生活瞬间理想化,诱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梦想。有许多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感受、做不到的事情,常常令我们憧憬一生,也恰恰是,令那些无法身体力行的境界如在眼前,才最让人激动。”
这个故事,在九·一八事变的88周年纪念日——2019年9月18日晚上开始起笔第一个字,到2020年2月15日,形成了前四分之三的完整行文与后四分之一的梗概,然后便完全搁置了几个月,最后在同年6月6日正式完稿,共计8个多月。其后反复修稿增改多次,全文约20万字。
同时2020年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第一年,是这个世纪的五分之一节点。既无缘将它送给那位女孩,那便送给自己作为今年的生日礼物吧。故事由赞颂青春,歌颂男女间纯真无瑕的爱情而发,携着我对她的眷念,也希望它能带给读者同样的效果和感受。
谨为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