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抢险救灾 (5 / 7)
······
抢险救灾指挥部,根据井下出水口的涌水量,井下负300米水平以下的所有巷道和采空区的储水能力,综合分析、计算后得出结论:负300米水平大巷,在15天内不会被淹没。
试图用铁球沉底的方法封堵出水孔失败后,指挥部又研究出各种堵水的方案,最后确定,在大绞车房旁边的绕道内,设置一道钢结构的挡水墙。在挡水墙两边靠巷壁处预留孔洞,安装2个大水阀,以便水被挡水墙封堵后,打开阀门卸压。如可能的话,可把这里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井。这里的水质比较好,含有大量的矿物质,1米多深的水底,尽管水流湍急,能清楚地看见成片的有金属光亮的小石块。所以,这里的水应该可以作为生活用水。
安设一道钢结构的挡水墙,并非易事。在挡水墙的位置,要把拱形断面巷道的周边,挖出深度不小于1米的槽,使特制的墙体周边都嵌入巷壁内。巷壁是砂岩体,锚杆与水泥浆体双重支护,下部有1米多深的湍急流水。工人在这样的条件下,凿挖出一圈深槽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墙体的设计是:用32#大工字钢,在靠近巷道中线处,竖2根柱子,相距1米。这2根柱子作为设在墙体中间的门柱。在门柱与两边巷壁之间,用长4米、宽0.4米、厚0.13米的特制钢块,从巷道底板垒到顶板,形成墙体。钢块由长4米的11#矿用工字钢,并排焊接后,又在两面用1厘米厚钢板焊接而成,重1200斤。在两个门柱之间,安设一个钢门。钢门是一块2厘米厚的钢板。上端用铰链固定在门框上方,下端用细钢丝绳拴住。把钢门向出水口一侧掀起来,接近顶板,将细钢丝绳固定在顶板上,使门不能掉下来,就像悬挂起来的吊桥。
这种设计,其目的是,在安装墙体时,让水从门柱之间流出,使墙内的水位,不能在安装墙体时就涨到顶板,否则,无法安装。在墙体安装结束后,通过爆破,炸断细钢丝绳的吊挂点。钢门自动落下,一道完整的挡水墙,就形成了。
在没有把风井风机的抽风量调小之前,副井下口的风速很大,水位高,人员下井后,就要脱衣服,否则,衣服就会被水全部浸湿。降低井下口的水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日,用小麻袋、鱼皮袋装黄泥,计1200袋。每袋重30斤~50斤。黄泥袋运到井上口装罐,送到井下口后,卸在桥上。负责运黄泥袋的工人们,每人一次扛2个泥袋,送到垒坝的地点。这一天,垒了3座拦水坝。最重要的1座拦水坝,设在负300米水平西大巷的窄段,高1.3米。这座坝用来减少流向井口的水量;另1座坝,设在新大井的负300米水平井口至大巷之间的联络巷内。这座坝,使水不灌入新大井,防止冲毁负700米水平井底设备;还有1座坝,设在通往翻滚笼的巷道口,使水不灌入煤仓。
下井扛黄泥袋、垒拦水坝的职工,下井前,每人领到了2.5两装的1小瓶白酒,由在井下口冷得受不了时,喝一点暖和身体。
机电科的技术人员,将风井风机的抽风量调低了,副井下口的风速小了一些。
20日上午9点钟,我被安排和我们炮管运输组的5个人一起,负责把运到井上口的600个黄泥袋,分批装进罐笼,再到井下口卸出罐笼,堆放在桥上。
我到井口一看,发现一大堆泥袋子,距罐笼有5~15米远。仅靠我们6个人,又装又卸,活儿确实不轻。
另一方面,到井下扛泥袋子的100多个人,势必要在井下口等,站在水里,又是风口,肯定不好受。
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在井口拦住带队扛泥袋子的干部,说明了我的想法:“让每个下井扛黄泥袋子的人,直接提2个袋子入罐,到了井下口,扛着自己带下去的泥袋子直接走就行,省得在井下口等。当他们送走一趟回来时,我们就能把剩下的泥袋子送到井下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