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了成矿长的预感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证了成矿长的预感 (1 / 3)
        大概在1988年,山东兖州矿务局南屯煤矿,被定为全国标准化煤矿。庞村煤矿组织科、区级干部,到南屯煤矿参观学习。一共去了6批,每批18个人(矿上有一辆面包车,计18个坐位),由一名矿级领导带队。我们东镇井的人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由副矿长兼东镇井的井长成经徽,负责带队。

        我们在食堂吃过早饭后,将烧鸡、牛肉、火腿肠、面包、“兰陵”白酒等食物装上面包车,一行18人(连司机19人)出发了。

        汽车开到山东境内的季山附近,已近12点了,距离南屯煤矿大约还有15公里。显然,到矿上吃午饭有点晚了。于是,将汽车开到一条有杨柳树的小路上停下,取出食物,野餐起来。

        正值初夏时节,又是大晴天,太阳当头,微风拂面。一望无际的麦田,有几座村庄点缀其间。不远处季山陡峭的山峰,近处公路上来往的汽车。绿杨荫下,一群人喝着“兰陵”美酒,吃着烧鸡牛肉,说说笑笑,好不惬意。

        南屯煤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为我们接风洗尘。晚宴十分丰盛。当地特产的“兰陵”白洒,香醇可口。接待规格是每桌2瓶。一方面,酒好喝,另一方面,我们的酒量都在半斤以上,只有2瓶酒,显然不够喝。主人盛情,又额外加酒。我们开怀畅饮,好不痛快,哪里还顾得上他们超标与否。谁叫他们“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故乡”呢?要怪,就怪他们的祖先招待了李白。

        有两道菜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道菜是甜椒炒鲜虾仁,我吃过的虾仁也不算少,像这样鲜美可口的虾仁,我还是头一次吃到;另一道菜是爆炒绿豆芽。十分香脆,口感独特。主人介绍说,这道菜是他们矿的一宝,是国宴上的常菜。师傅已经进京了,今天是徒弟掌勺,要不然比这还好吃。绿豆芽的制作方法也比较特别,不仅又粗又长,而且去头去尾。放在盘中,光滑油亮。叫人看上一眼,就垂涎欲滴了。可惜数量太少了,我只夹了两筷子就没有了。看来这是主人在吊胃口。

        南屯煤矿的确有管理特色,矿内没有一个农村人走动。据介绍,矿上每年拨款支援当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签订协议,农村人不得进入矿内。如果有农村人擅自闯入矿内,抓起来送农村处理。

        食堂没有人敲碗,行人没有吸烟的,自行车划线摆放,道路整洁,窗明几亮。

        南屯煤矿工人的福利很高,食堂的饭菜有补贴,井下班中餐不要钱。体育设施比较丰富,还有一个比较正规的游泳馆,跳台处水深4米,池水清澈。职工来游泳馆游泳、跳水,都是免费的。主人介绍说:“我们这个游泳馆规模在山东省数第二,第一在济南市。”

        离开南屯煤矿后,我们到了曲阜。参观了孔府、孔庙,游览了孔陵。接着,我们又到了泰安市,去登泰山。

        从红门登山到中天门时,已近黄昏。大家都感到累了,就去坐索道到望月亭,再去南天门。我虽然是第二次登泰山,还是觉得既然来到泰山,3个18盘,不攀登上去有点可惜。所以,我没有坐索道,独自一人攀登而上。我用了4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南天门。正好菜刚上齐,一点都没有耽误喝酒。

        夜里3点多钟,已陆续有人起床,要到玉皇顶去看日出。到了4点钟,我们集体起床了。山顶上的夜间好冷,我们每个人租了一件军用大衣穿在身上,仍然觉得冷。好在继续登山,不一会儿,身上就暖和了。

        在泰山是很难看到日出的,据说泰山平均每年只有29天能看到日出。我们在山顶上等了好几个小时,当太阳从云雾中出现时,已到了头顶,而且白得像个月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