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石敬台 (3 / 6)
如今的耶律洪基不过是二十四岁的少年,童心未泯,竟然还是娃娃心思,也没有其父皇的雄才伟略,也没有他先祖的武功境界,继承了宋人的那一套诗词歌赋,酒色沉沦,就是辽人自己也担忧,契丹往后,是否还能有此时的盛世。
辽朝虽然两度大败,却仍旧没有伤及根骨,仍旧能够震慑住南方的大宋,可若是再换一位没有远见的皇帝,恐怕……
不过虽然辽帝垂危,至少这帝位传承还是早已安稳好的,没有引得国内大乱,这便已经是一件好事了。
这几个少年辽人从儒州要去北辽国,除了他们,有数百人在儒州行走,这些人装束文雅,都是真正的儒生,人人配着刀剑行路,有十余匹快马在人群中穿行,儒门中的三尊之一,戍尊石敬台第一时间让人前去探望,之所以这位儒门尊者如此着急,只是因为这辽帝对儒门的照顾,皇帝喜欢儒门,所以儒门在北辽国能够顺风顺水,人才济济,若是皇帝死了,下一个皇帝,也就是燕赵国王耶律洪基自然是儒门要拉拢的对象。
大辽与大宋如何不对付,于儒门而言,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两者谁指的儒门支持,而这两个国谁有支持儒门。
三尊之中,只有戍尊石敬台留在北辽,支持北辽对抗大宋,其余两位,有孔家后人的孔道辅在大宋,以至于其实两边虽然都得到了儒门的支持,可是两边仍旧是大宋这边儒门的筹码更多。
戍尊石敬台,他不过知命年纪,连额上的褶皱都没有,瞧上去还不过三十,他修炼到了这样的境界,连相貌也没有显得老去,反而愈发年轻了,和一些门内弟子比起来,除了身形有些不自然外,都要年轻许多。
石敬台的兵器说是戍,其实是一柄长枪,枪尖宽长,瞧着比一柄短剑还有长些,这兵器是名师锻造,却是唐时兵器,传承至今,家传的兵器。
没人知道石敬台真正的来历,他的家世,甚至是他的祖籍,也已经无人知道了,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只不过他成名,便已经是这儒门一尊者了。
《中庸》,石敬台捧着书看,坐在马上,不骄不躁,也不催促,倒是手拉着缰绳,也不松手。
“中庸之道,即是论述天命,若只见修身养性,那人人皆天骄,可这人间,没有了中庸普通的人,岂不是人人皆才人,人人皆才人,那人人又何尝不是庸人,行了庸人之道呢?”
这位尊者自说自乐,根本没有人问他问题,不过是他自言自语,声音并不大,被这十余匹骏马给乱了节奏。
“戍尊,听闻这一回大汗得病,前去见过的太医都不说好,只是摇头走了,恐怕大汗这回啊,是凶多吉少了。”一个弟子说道。
儒门的人说话也不带头脑,真是什么话都敢说,怎么话题都敢多嘴,石敬台看了他一眼,摇摇头道:“不可胡说八道,咱们到了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