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节 鱼 钩 (1 / 4)
处理完军中一部分不安定分子之后,李出践派出自己的心腹,接管了各处军营。他筹谋之下觉得凭着自己的手中大军,完全可以和匈奴人分庭抗礼。那就是自己名义上臣服匈奴,但保持独立,做一个草原王。他找来自己的几个心腹大将,说出主意,并且告诫心腹,说是继续带着大家北征匈奴。军中一片茫然,个个像无头苍蝇,扛着刀枪跟着李出践继续向北出征。
接到李出践派来的使节,匈奴大单于狐鹿利恍然有种天上掉美女的感觉。他叫来智囊魏倾城,魏倾城看了书信,给出三道主意。第一要求李出践投降,必要时是派出军马,以战迫降。二是答应李出践的一切条件,他要当草原王就让他当,之后慢慢处理晋军,把李出践的兵马全部分散开,不让他们汇聚成一股力量。第三就是收容李出践,高官厚禄,供给粮草。派这支军队作为南下攻击晋朝的先锋,让他们来个两败俱伤。不管怎样,魏倾城认为,既然李出践现在能背叛晋朝皇帝,以后他也能背叛大单于,所以一定要看住这个人。
当下狐鹿利分工,由自己带着八万人马前去迎接李出践,魏倾城带三万人马前去解决晋军的先头部队。
十月初四,匈奴大军与晋军征北军团在金莲川对峙。双方都严令斥候不得射杀使者,一干大头兵躲在营帐后面,看着双方的使者来来往往。这种莫名其妙的对峙后来叫做静坐战争,被大家用来取笑那些期待敌人发良心的愚蠢行为。
李出践在书信中告诉单于,自己不接受投降这种屈辱的称号,这是两军和平解决的底线。自己保住了十万大军的性命,是十万大军的活菩萨。希望单于宽宏大度,划出一块地盘,安顿这只大军。并且约定,匈奴兵不可以进攻晋军,晋军也不会骚扰匈奴父老。大将军将与匈奴单于结为兄弟,按照年龄,大将军为兄,单于为弟,结下牢不可破的兄弟之盟。
匈奴单于狐鹿利回信,上面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可”。李出践继续写信,划出的地盘应该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希望单于能够提供粮草,帮助自己的部下度过寒冷的冬天。需要牛羊三十万只,牧场若干,帐篷若干,御寒的皮袍若干。单于回信依然是“可”。这样使者来来往往,李出践失去了耐心,问什么时候签订兄弟之盟?狐鹿利回信正在筑结盟台,一旦筑好,就喝血酒杀青牛白马,祭拜苍天,两军精诚合作。
第五天,李出践写信给狐鹿利。先问候大单于好,大单于的母亲好,大单于的的儿子好,大单于的老祖宗好。然后说希望大单于能够实现诺言,先送一批牛羊。这一回大单于倒是言而有信,几名使者赶着两百头山羊过来,说是送给晋军兄弟的礼物。那些静坐在军营后的军队,终于发现,这种事情实在不像是敌对双方的作战。匈奴人居然给自己送吃的,这是打仗吗?是**军民鱼水情,晋匈大联欢啊。君侯到底与匈奴人达成了什么协议?反正不是好事。当天晚上,大营忽然火光冲天,一支不到百人的队伍,拼命冲杀出大营,消失在黑夜之中。
狐鹿利来信问李出践是否军中出现内乱,如果有不良之人图谋不轨,大单于将秉承兄弟之义,帮助大将军解决问题。李出践连忙回信声称自己军中不过出了点小事,此事不劳烦兄长关心。不知不觉间,大将军从兄长变成了弟弟。
当又一次内乱起来的时候,匈奴大军虎视眈眈,举着强弓隔阵相望。狐鹿利来信问老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虎狼之师都准备好了,哥哥帮你把那些兔崽子打打屁股。李出践送出信,上面四个字“举军投降”。
狐鹿利单于坐在高头大马上,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李出践着一袭白袍,双手捧着统军长剑,跪在地上。在他身后,黑压压的跪倒一片大军。
狐鹿利单于接过剑,猛地单手高举,战马“恢恢”长嘶,人立而起,所有匈奴兵将暴发出狂潮般的呐喊。
“快点挖,快点挖,挖个坑,掏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李博鹏骑着战马,声音洪亮,天生是传令兵的料。张厉本拉住李博鹏的战马:“老大,谁说的?”李博鹏头也不回:“老头说的。”“老头都说过好多回了。”“反正是老头说的。”李博鹏大声叫道:“都不要休息,茅坑水坑睡觉坑,都挖上。”“这又谁说的?”“老头说的。”
李博鹏终于明白什么叫钓鱼战法了,萧南飞带着大伙在草原上不断跑路。见到小部分匈奴人上去就嘁里喀嚓一顿揍,匈奴人多一旦围上来,马上又带着大家赶快跑路。离开匈奴人的射程,这批家伙还要拼命问候匈奴人的老母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