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邂逅变江 (2 / 6)
田徯博沉浸在甜蜜的幻觉的氤氲中。这个城市的知青插队东乡的为数不少,一拨拨去,一批批回,至今还有留在那儿的。田徯博和那些知青打过交道,他觉得他们好像活在快乐世界,无忧无虑,其乐融融。尤其是那些女知青,就和彭另美一样开朗、活泼、热情、大方、富有朝气。比较起来,咱们农村娃截然不同,好像处在凄凉境地,忧心忡忡,悲催沉沦。就拿我这个所谓男子汉来说吧,因所处边隅之地,井底之蛙,自然导致拘谨、古板、冷漠、局促、老气横秋,遇事慌里慌张。我看上去老吗?面朝田地背朝天;天晓而作,天暝而息;春沐雨,夏顶阳,秋洗风,冬冒雪。恶劣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催老少年郎。我肯定取老,怪不得彭另美叫我“叔叔”;她只比我小一岁,相仿的年龄反差这么大,真是人比人急死人啊!今三生有幸,能和城里孩子平起平坐,能和彭另美这样的女孩做同学,真是幸运之神庇护,倍感无上光荣。回想起来,高中毕业两年,回到生产队种庄稼。正如小时候读小学时课本里的一篇课文《小喜鹊,叫喳喳》所写:小喜鹊,叫喳喳,哥哥毕业回到家。放下课本拿起锄,跟着大伙儿种庄稼。北山坡上种玉米,南山脚下锄棉花。记工算账样样会,还教社员学文化。又能文来又能武,文武双全人人夸。这种扎根农村的思想奠定了在农村干一辈子的根基,就准备死心塌地盘踞在墟落生根开花结果。压根儿想都没想自己还会“背叛农业、背叛农民”,还会洗净泥脚杆穿上鞋袜堂而皇之进学堂。改变命运的与其说幸运,不如说赶上了好时代。去年下半年全国恢复高考,他抱着谨慎的态度,估量自己的实力,放弃报考大学,铁定报考中专,结果刚刚跨越中专取录分数线。喜讯传来,心花怒放。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因为接下来要填报志愿,他不敢掉以轻心。填报自愿有学问,必须填冷门学校,才有一线希望。他便填了成都气象学校,本地师范学校。他认为这两所学校,是大多数考生不愿意去的。气象学校毕业,分到山川或是河谷气象站,杳无人烟,终年独守气象设备,通报气象信息,无人打交道,久而久之变成哑巴,或变成孤言寡语的僧人。田徯博不畏惧,他耐得住,他愿意去。人烟绝迹的地方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正好磨炼意志。师范学校毕业,就是当老师,老师是被农村人最瞧不起的。教师工资低,养家糊口勉强,但无法接济亲朋好友左右邻里贫苦者。别人就说灯草拐棍——靠不住,自己也觉得爱莫能助,力不从心;整天待在温室里(山村学校)育那个苗(学生),周边老翁老媪归天棺材要抬上山,邻里住宅修造要拋砖递瓦,无暇出力,人家会认为你不近人情,是个彻头彻尾的逃避者,自己也觉得愧对父老乡亲,面目逊色;说话嚼字咬文文绉绉更是遭人唾弃,人家会说不符合乡土人情,老祖宗留下的方言荡然无存,与乡亲们的亲和力越来越远。但田徯博觉得不管他人如何门缝瞧人扁,如何品头论脚,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坚守职业,桃李满天下就行。他的判断料事如神,果然被本地师范学校录取,而个别好高骛远者擦肩而过未能如愿。田徯博这样思忖,不知不觉彭另美春风一样旋来。
彭另美看看自己的行李,瞧瞧伫立旁侧憨厚的田徯博,建议:“我的行李挤占了你的座位,还是挪到地上,腾出位置你坐吧?”
“我从下游坐船上来,足足三小时,坐瘫了;在这里候轮去上游石灰镇,站一站正好调节身体。”田徯博甩甩手动动脚,接着问,“要不移开让你坐坐?”
“不必,我又没走几步路,站站脚还是可以支撑的。”彭另美稍息姿势站立,揉揉手指关节,脸上笑意荡漾开去,随即问道,“那你吃中饭没?”
“吃啦,在刚来的那条船上弄点开水,吃了随身携带的两个发饼。”田徯博简明扼要地回答。
“就这么简单?”彭另美惊愕。
“这是农村人出行惯用的手段。”
“怪不得你面黄肌瘦,原来吃这种淀粉多蛋白质少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取蛋白质不够,自然脸色蜡黄。”彭另美显然有责怪的意思。
“从没讲究过,能填饱肚子就行!”田徯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彭另美突然好奇地问:“你的姓名是那三个字?”
“田是农田的田;徯是双人旁加小溪的溪去掉三点水,意为等待;博是拼搏的博。田里等待拼搏。不知老班子取此名何意。”田徯博无奈地晃晃脑袋。
“你的还好,有寓意。我的就荒唐,‘另美’另外之美,正面的美都没有了,还要什么另外的美。我看我父母是纯粹的腔肠动物,无大脑。”彭另美正儿八经的样子。
“也许蕴藏着深不可测的寓意。”田徯博用话语宽她的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