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改进(三) (1 / 2)
张玉兴在黑板上写了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转身问向众人:“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应该是知道的吧?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断句的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泰伯篇》,《论语》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的书籍,在座的除了张玉兴和石头外,可以说包括赵祯都对这本书非常熟悉,不敢说倒背如流,最起码只需要像张玉兴一样只截出来一句话,就立刻能说出来出处,上下文以及注释。
只是大家觉得简单归简单,却没有一个人轻举妄动,这可是张玉兴出的题,这家伙可是不按常理出牌,刚才也说了断句不同意思不同,这要是自己被这小子套路了,当殿出了洋相可就丢人了。于是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都转向了孔道辅,显然是都准备拿这个孔圣的后人当了炮灰了。
孔道辅也觉得心中有些不安,不过其他人都没有说话的意思,并且眼光还都看着自己,那意思就是自己是孔圣后人,孔子说的话,自己的解释才能最让人心服,不由的心中苦笑,看来自己不出头也不行了。
“咳……本官以为……这句话应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
孔道辅有些吞吞吐吐的说完,张玉兴哈的一乐:“哈!嗯……这应该是郑玄的愚民版本,总结下来就是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对吧?可是孔大夫不觉得这种**治,应该不符合孔圣人的思想吧?”一边说着,一边在刚才那句话的下面,把孔道辅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写了出来,两句中间用逗号隔开,一目这然。
孔道辅分辨道:“这句话是指的圣人之教,是统治者办事的方法,不必把任何事情都向百姓解说清楚的意思,并不是指的统治者的治国之策,所以并不是要让统治者愚民。”
“孔大夫不必着急,刚才我已经说了,就是为断句举个例子,并没有质疑孔圣的意思,我想说的是,不同的断句,文章原来的意思可能就会被改变,比如……”
张玉兴说到这里,转身又在孔道辅刚才断句的下面,再一次写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然后转身对众人说道:“诸位请看,这样断句,意思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张玉兴这样一断句,意思和刚才孔道辅的解释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了,大概意思就成了:对于百姓,如果民可,就不用管他,如果民不可,就告诉他原因,让他共知之。这样一来,就从愚民之政变成了开启民智的说法,应该说更符合孔圣有教无类,开启民智的思想。
大殿中在座的都是读书人中的人尖子,看了张玉兴的断句后不由齐声“咦”了一下,随后就开始深思,其实古汉语的断句,都是需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之后,还要抓住作者的中心思想之后再来断句,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这篇论语的全篇太长,只说上下文的话,就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三句话,总之不管是全篇通读,还是只联系上下文,张玉兴最后的断句其实更加合理,只是不一定是孔圣他老人家说这些话时的真实情况罢了。
张玉兴看大家全都沉默不语,似乎都沉浸在论语之中不能自拔,这才有些急了:“喂喂喂!不是吧,我只是举个例子,说明文章不断句的话,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歧义。之前就说了不是为了学术讨论,大家不用非要现在这样研究吧?”
结果孔道辅眼睛一瞪说道:“胡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有了一个新的解释就放在孔某面前,怎么可能不好好研究明白?不然岂不是要让我寝食难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