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矛盾初显
吕夷简提议把张玉兴献出**的功劳暂缓封赏,而且提出了几种理由,说得有理有据,在场的其他官员对吕夷简的提议也全都是附议,显然在来之前这些大佬们就已经在私下里达成共识了。
赵祯听了吕夷简的提议却是有些犹豫,有大功而不赏是统治者的大忌,他虽然年轻,可是也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坐了好几年了,虽然前几年刘太后一直没有对他放权,每次的朝会赵祯可是全都有参加,递上来的奏章也都有看过,对政务熟悉无比,只不过政策的决定权在刘太后手里罢了。
他其实隐约可以看出来,包括吕夷简在内,这些朝堂中的大臣们都不希望张玉兴晋升的速度过快,总是有意无意间对张玉兴有些打压的成份在里面。其他人不知道张玉兴的来历,对年轻人官职升迁过快有些意见赵祯并不感到意外,这种勾心斗角是官场的常态,也是皇帝运用帝王平衡之术掌控朝堂的基础,除非张玉兴和他们有利益或是其他关系在里面,否则这些事情就是难免的。
可是吕夷简明明已经知道了张玉兴的来历,并且在明知道赵祯想要重用张玉兴的情况下,仍然在很多场合对张玉兴明里暗里打压,这就让赵祯多少有些不满了。要知道吕夷简身为首相,下面有无数的官员都是以他为马首是瞻的,可以说吕夷简的态度就会决定大部分官员的态度。
赵祯虽然有心想要为张玉兴多争取一些好处,不过下面的这些重臣全都同意吕夷简的提议,就像是政事堂不会插手军权一样,赵祯虽然可以否定政事堂的意见发回重议,可是他也不能完全不顾政事堂的面子,这也算是朝堂上的潜规则了。北宋皇室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起来很好听,其实就是皇权被士大夫阶级削弱的具体表现,完全不可能同秦汉时期皇权至上相比,像这种所有重臣一致同意的意见,想要反驳就很有难度。
张玉兴看到赵祯有些为难,自然知道原因是什么,好在自己的目标是为大宋朝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不太过在意自己的官职高低,以自己超越千年的知识,想要升官还是极为简单的,随便拿出来些东西就是大功一件。不过自己现在太过年轻,晋升的太快也不是好事,并且自己现在在官场中又没有培养出来自己的实力,想要做事还是要借助吕夷简他们的力量,所以并不适合和他们闹得不愉快。
想到这里张玉兴出列举笏说道:“臣多谢官家的爱才之情,不过臣也觉得吕相公所言有些道理,如果官家觉得臣对大宋朝有功的话,臣也不求官职上的晋升,可以在其他方面给臣以补偿也是可以的。”
赵祯刚开始听到张玉兴的话还有些生气,自己好心想要给张玉兴争取好处,结果张玉兴自己倒是不在乎,自己倒是显得有些多些一举了。不过听到张玉兴最后一句,突然有了些想法,于是说道:“好吧,这件事容朕再想想,你们也可以回去再讨论一下,张玉兴留一下,其他人先回去办公吧。”
这些重臣闻听全都一怔,没想明白赵祯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对吕夷简的话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也不明说,可是现在赵祯不按套路出牌,直接下了逐客令,众大臣一时有些傻眼了,又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对着赵祯行礼后退了出去,只是吕夷简临走时有意无意间看了张玉兴一眼。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后,赵祯这才对张玉兴问道:“说说看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要知道有功必赏可是关系到国朝的制度问题,并不是你脑子一热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你明白吗?”
张玉兴急忙回道:“是是是!官家的意思臣心里明白,臣并不是说不要封赏,只不过是不想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官职升迁上罢了,臣还年轻,这一年多来官家对臣几次升迁已经引起了朝内朝外的注意,就连吕相公都有些感到威胁了,这样下去可不是好事,臣还想要借助吕相的能力多为大宋办几件大事呢!”
“吕夷简已经是位极人臣,你却只是个区区从七品的小官,你怎么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虽然赵祯也隐约觉得吕夷简有打压张玉兴的嫌疑,可是却并不认为张玉兴能威胁到吕夷简的地位,两者相差的距离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了。
“话不能这么说,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相公身为首相,早已经习惯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臣现在只是从七品不错,可是臣毕竟才踏入官场一年多时间,其他官员从刚进官场想要到臣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最短也要两三个任期五年以上的时间,甚至对于大多数低级官员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追求。何况臣有领先千年的眼光知识,又深受官家看重,时不时就会拿出一些令人震惊的事物出来,如果按这个趋势来看的话,就算是在吕相公没有致仕之前就威胁到他的地位也并不奇怪。”
赵祯思考了一番,不得不承认张玉兴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张玉兴每过几个月就拿出一个大功劳,这些功劳再都和火药水泥一样惊人,自己每次都要大力晋升张玉兴的官职的话,不光可能会威胁到吕夷简的地位,甚至可能到最后张玉兴会升无可升赏无可赏,那时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转念又一想,赵祯又回过神来,说道:“朕差点被你小子带偏了思路,国朝有功必赏是制度,不过你以为想要达到吕夷简的地步,仅仅只是立一些功劳就行的吗?你把大宋朝的宰相想得也太简单了吧?再说了,如果你真能胜任首相的位置,能做的比吕夷简更好,对大宋更有帮助,朕就算是让你取而代之又如何?你现在官职低微,晋升的速度才会这么快,等到了一定的层次,速度绝不可能再像现在一样,不可能威胁到吕夷简的相位的。”
张玉兴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是臣想得简单了,是官家想得简单了啊,臣自然知道只靠这些功劳不太可能顶替掉吕夷简的,可是吕夷简身为首相,要想做事容易,就需要下面的官员团结到他的身边。官员为什么要听他的?无非是在他后面做事能够得到利益,一般来说这些利益就是升官和发财两种。”
“如果我以飞快的速度把官职升上来,不仅仅表明了官家对我的器重,还会给其他官员一种跟在我后面利益更大的感觉,不用等到我威胁到吕相公的相位,随着我的权职越来越大,就会有更多的官员投奔在我的身边,这就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吕相公手中的力量,无形中我们两人就会有种分庭抗礼的形势,吕相公自然就会感受到威胁了。也就会开始对我有意无意的打压,以免我晋升的过快。”
“臣并不在乎官职的高低,只是想着能为大宋朝多做些事,让大宋能增强国力,成为当世最强的国家,让我的后代能够平平安安的享受生活。可是我现在在官场中并没有什么根基,手里面真正能用来做事的人实在是太少,想要做事就必须要借助吕相公的力量才行,所以我并不想和吕相公闹得不愉快。等到将来我的学问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能为我所用的人足够多了,不再需要借助吕相公的力量也能办成我想要做的事情时,估计吕相公快要致仕了吧。再加上吕相公是少数知道我的身世的人,所以我们两方就算是不能合作,也尽量做到不对干才是最好不过了。”
张玉兴说得有理有据,赵祯以前是没有深想,现在听了张玉兴的话,再加上吕夷简最近的表现,心中明白看来是又让张玉兴说中了,吕夷简确实是感受到了张玉兴的晋升速度对他有些威胁了,只是这样一来就显得吕夷简有些专权的嫌疑了。
想到这里赵祯不由得有些失落,这么长时间了,他也觉得吕夷简的能力不错,朝政在他手里举重若轻,总是有办法解决好。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朕原先只想做一个好皇帝,守住赵家的江山,为天下的百姓做些事情,让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自从遇到了你,朕觉得这些目标应该是能够实现了,最近几年每次想到这里朕的干劲就会涌现上来,想着自己能够看着大宋一天一天在朕的手中强大起来,朕心里也痛快。可惜现实社会总是有这么多的不如意之事,想不到连吕夷简这么有能力的人也不能免俗啊!看来世上真的没有完美的人物,难道就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