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绿茵社成立
听到有人问起场地的问题,张玉兴想了想回答道:“前期的场地暂时条件简陋一些是没办法的事,先找一些能让百姓进入的场地,比如军队用的外校场,多搭一些看台,先用布幔围起来挡风,让百姓能够方便的观看,这样我们就可以先举行一些赛事来提高影响力。”
“之后球社会寻找一些合适的地方,由球社或是球队出资建设正规的球场,这些球场除了要建大量的看台外,我希望球员们踢球的场地内部都要种上平整的草地,就像是我去年在皇庄比赛时的草地一样,当球员摔倒或是做一些飞扑鱼跃的动作时,可以保护球员不容易受伤。草地由专门的人员定期修整打理,必须保证草地即不能太厚,影响足球的滚动,也不能太薄,起不到保护球员的作用,更不能有较大的石头,那样容易让球员受伤。”
“球场建成可以向外出租,让其他没有场地的球队前来训练,这个收入归球场主人所有,比赛的门票收入则要由球社和球队之间分成。比如一个球场,是由球社出次兴建,归球社所有,平时球队可以找地方训练,如果要用到场地就向球社出租,租金全部归入球社,如果是比赛,因为有球社组织,球队也参与了比赛,则球社会和参加比赛球队一起按比例分成,这一点大家能够理解吧?”
张玉兴说得这些都比较符合大家的心思,其实在座的大多都不差钱,就算是杨文广虽然官职低微薪俸可怜,但是偌大的杨府经过了前两代人的辛苦积攒,再加上府里也有自己的产业赚钱支撑花销,府里还养着一些父亲的亲兵家将,可以说也是一个富二代出身了。
北宋的统治者为了笼络安抚武将们,一向是高官厚禄养着,对武将们置办自己的产业也没有文官管的那么严格。再加上天波杨府占地广阔,杨文广的家里就有自家专用的练武校场,杨文广还专门在自己家里的校场改建的有大型的球场,没事时组织自己家里的家兵家将每天陪自己踢足球,并且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大家的球队训练的小型场地并不缺少,真正缺少的是能够容纳大量百姓,有大量看台能让观众更方便观看比赛的大型场地。
最后由张玉兴牵头,在座的诸位一至同意组成了大宋朝的第一个足球社,起名就叫绿茵社。先期由几名出资最多,球队规模最大,球员水平公认较高的球队组织者,其实就是那些权势最高的几人先组成绿茵社的管理层。当然这些人基本上不会管理也没有能力亲自管理,还是要找自己手下亲信的有能力的人来管具体事务,也包括他们的球队都是这些人在管理。
张玉兴又和这些人商议过后对绿茵社内的的一些最重要具体规章制度明确下来,以后如果有增减的时候再让大家共同商议。
这些规矩就比较专业具体了,包括如何拥有加入绿茵社的资格,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具体的管理者,还有关于球队在绿茵社注册登记的事项,甲级和乙级的评定与数量,赛事如何组织等等内容。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一些临时的决定,只是决定了先评定十二支甲级队和十二支乙级队,然后由这些球队中的管理人员加入进绿茵社的管理层中,再邀请一些虽然没有球队,但是非常有能力和名望的足球爱好人士也加入进来共同管理。这些都完成后才是商议具体的管理办法,比如在哪里建造大型足球场地,具体如何在绿茵社和球队之间分成等等一系列详细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的时间较长,可能要用几年的时间慢慢来完善。
绿茵社正式成立之后,张玉兴也把自己总结出来球队训练的一些内容分享给大家,主要教的就是那些球队的管理者。内容无非就是一些体能训练和技巧训练的方法,比如怎么训练带球、传球、停球的技巧,如何过人,如何配合等等。
说实话张玉兴自己也不是专业人员不太懂这些,大多数都是从电视上或是网上看到的一些场面,就这就已经比这个时代的人强太多了。大家都知道球队要提高水平,需要经常训练,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训练提高水平。这些人中虽然有武将,但球队又不可能完全像军队那样训练,因此之前还是一直在胡乱训练,跑步阵型什么的还好,至少和足球有点关系,其他的什么扎马步和扔石锁什么的就有点玩笑了。
张玉兴拿出来后世的体能训练就比较系统全面了,有专门针对耐力的,有针对速度的,有针对双腿爆发力的,有针对腰部用力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让各个球队的管理者们大开了眼界。这还只是体能训练,后面还有技巧训练,传球技巧,停球技巧,配合技巧,默契训练,阵型变化等等,这些内容实在是太多,只能等到以后张玉兴有时间后再到各队去详细讲解,只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玉兴都会成为香窝窝,一有空闲就会被各个球队争相邀请过去。
自从在长庆楼聚会绿茵社正式成立后,在宜秋门里的景福坊找了个大院子做为球社的临时总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辛苦,绿茵社的管理层们通过综合评比,终于在年前把十二支甲级球队和十二支乙级球队的名额全都确定下来了,并吸收一些球队的管理者进入球社的临时管理层。
球社成立之后就开始和各支球队商谈营运成本,收入分成的问题,这些琐事张玉兴就没有直接参与,现在大家都不清楚球队都可能会有哪些收入,自己说得他们也听不太明白,还是等到比赛时有了收入后再好好协商就是了,反正这种事情绝对不是一两个人坐下来聊上一两天就能解决的。
再后来绿茵社通过大家的投资,决定在汴梁城中的西北角和城外东南面,靠近虹桥的地方,分别找地方开始修建两座大型的比赛场地。这些场地就是按照张玉兴说的标准,赛场有草地,周围有大量的看台,还有诸多摆摊的位置,甚至连广告位都事先留了下来,虽然大家现在并不知道张玉兴说的有偿提供广告是什么意思。
现在终于把甲级和乙级球队的名额全都确定下了,剩下来的一些小球队也开始互相合并重组的过程,有些甚至直接并入了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朋友球队中共同管理,照着张玉兴提供出来的球队训练手册开始突击训练,以便在初期大家都是从头开始时能够领先别人一步,率先拔得头筹。
一开始这些球队中的队员来回跳槽还很混乱,今天在这个球队踢球,明天说不定就被别人重金挖走,过没几天可能就又到了新的球队。眼看着事情越来越乱,张玉兴专门在绿茵社中定下了转会的规矩,要求球社下面所有的球队,必须和自己的球员定下契约,一般为一年到三年或五年不等,并且契约中还专门写入违约金额,非要违约跳槽也可以,只要拿出足够的违约金补偿原来的球队才行。这些契约由绿茵社负责监督,不遵守规矩的球员和球队不得参加各项比赛。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不管是绿茵社还是下面的球队,终于开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情况。
这么些天来张玉兴一直是上午在新作院中指挥转炉的建造工作,看看没什么问题就早早跑回家里,给学生们讲讲课,到了下午又一转眼跑到了京城里面的绿茵社里泡一下午,直到傍晚才会出城回家,虽然说是来回奔波倒也不觉得有多累,反而是乐在其中。
眼看着年关就快要到了,这天下午张玉兴刚到了绿茵社里面,只来得及喝了口热茶暖和一下身子,就有下面的人来给他报信:“县男大人可算是来了,今天绿茵社的管理层几乎是全都来齐了,正在那边商议事情呢,还让我们留意您,说是县男大人一来就请您过去一起商议一下。”
张玉兴早就得到了消息,自从绿茵社正式成立,确定了甲级球队和乙级球队的名额之后,就一直有人提出想在年前举行一个小型的赛事。大家本来找张玉兴就是想让他组织赛事的,只不过为了方便管理先成立了绿茵社,另外这几天通过一些球队互相合并重组,实力已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被分到乙级球队甚至没入级的球队就有些按捺不住,想要尽快展露自己的实力,好把前面的球队掀翻在地,最好是能够取而代之才好。
张玉兴对这些事情全都了如指掌,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足球本来就是一个竞技性很强的运动,只有强烈的进取心才能让球队实力一步一步提高,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让这项运动发展的更快,只要一切都在绿茵社事先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就不会闹出太大的乱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