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3、好大喜功 (5 / 6)
怀恩不解:“难道这不是我大唐的千秋功业吗?”
李瑱也瞪了怀恩一眼,怀恩吓得立刻闭嘴缩头。
王忠嗣苦笑道:“怪不得怀恩,其实朝中大部分文武官员都是与怀恩一般想法。”
“胜不骄,败不馁。不能急于求成啊。攻灭突厥乃是上合天时、下凭地利、中依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但吐蕃与突厥不同,吐蕃偏处西南高原之地,地势险要不说,土地贫瘠,瘴毒横生,自古人烟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中土之军从未踏足,非不能也,乃无益耳。如今吐蕃赞普自弃宗弄赞以来奋发图强、一统高原诸部,军民齐心、战力不俗,我军不擅高原作战,即使经过精心备战,耗费大量钱粮军马打下吐蕃又能如何?不过是得不偿失,我朝只需固守陇右、河西、剑南一线,莫给吐蕃以可乘之机,静守待变。吐蕃尚处野蒙之际,文明未开,他日为我大唐文化趋同,或可依附未知。”郭子仪分析道。
李瑱赞道:“子仪之言,甚善!奈何父皇正雄心壮志,冀望短时间内寰宇一统,此刻他人无法劝谏,唯愿这几个节度府军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恣意扩大战事,不劳民伤财,方好无虞。”
王忠嗣点点头,不无忧虑地说:“圣人因当年西海巡狩时曾到过石堡城,对此城十分在意,自盖嘉运大意失守此城后一直念念不忘要夺回来。这次召见十节度使时还专门叮嘱皇甫惟明要首先攻下石堡城。殊不知那石堡城易守难攻,吐蕃窃取此城后,广征民力,修城建壕,使得此城地形更为险要,又集重兵据守,我军此时若再攻之,必然损失惨重,万万不值啊。”
众人一阵沉默,俱面带忧虑。
喝了一会茶后,王忠嗣继续问:“还有一事殿下可能不知,近日兵部接到安西节度府密报,远在极西的大食国开始意图进犯西域了。大食国殿下应该记得吧?”
李瑱点头:“当年他们与吐蕃联兵进犯我藩属国拔汗那,本王奉旨率巽麟军西征救援。”
“殿下那仗打得漂亮,在拔汗那及河中地区重挫大食军,致使其东部呼罗珊总督府所辖兵马丧失殆尽,因此大食多年来无力再犯河中,西域河中诸国相安无事。”
说到这,仆固怀恩兴奋地说:“啊呀,我还想起在河中的那场大仗,西域人称它叫‘渴水日之战’,打得大食军满地找牙呢。”
王忠嗣微笑地看着仆固怀恩,随后脸色又严峻地说:“但近来大食元气恢复,又开始蠢蠢欲动,大食王频频调兵东向,在其呼罗珊首府木鹿城至边塞铁门关一带集结重兵,意图再犯河中,一雪前耻。我以为,突厥之后,大食将是大唐第一强敌,而非吐蕃,我国朝不可不防西域之地!”
李瑱站起来对王忠嗣拱手行礼,感叹说:“在朝野上下沉浸于兴奋欢乐之际,忠嗣兄保持清醒,未雨绸缪,真乃国之栋梁!吾在当年西征时也听闻,大食豪取波斯后,版图倍增,确为远西第一强国,大食王对西域早就垂涎三尺,多年来的步步蚕食已将西域的河中以西之地尽收囊中,原波斯重镇铁门关成为其边关,直抵河中诸国。虽然那年大食尽出呼罗珊总督府兵进犯西域拔汗那,后为我大唐与突骑施联军所败。如今他们养精蓄锐多年,定有卷土重来之势。大将军言之有理,宜令兵部及安西军多出探子深入大食腹地甚至到国都夏腊城,全面打探大食虚实,也要告知夫蒙灵察节度使小心防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